“草根夫妻”办农民工子女学校 借钱坚守14年
www.fjsen.com 2013-08-12 09:42 蒋全德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蒋全德 通讯员 陈纬玲)这几天,万秀红和丈夫荣继达忙得团团转:既要维修校舍,又要接待报名的学生,他们累并快乐着——这对“草根夫妻”14年前在城中村创办的玉秀中学,从48名学生发展到目前的上千名,成了思明区最大的农民工子女学校! 万秀红今年46岁,四川人,8月11日,她介绍了夫妻俩创办学校的辛酸经历。“1994年,丈夫来厦门做翻译,觉得这里舞台比家乡大,于是叫我也过来。”到厦门后,万秀红先后在幼儿园和小学当过教师,“都是临时工,对未来很迷茫”。 1998年,7岁的女儿从老家来到厦门,因为户口不在本地,上学问题让万秀红费了很大周折,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才进了小学,“女儿的经历让我突生想法——大量的外来工子女在厦门无处读书,如果我办一所外来工学校,不就解决了?”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于是,夫妇俩从老家筹措8万元,招聘了6个教师,经过一年的准备,1999年9月1日,在洪文社区石村租了几间民房,玉秀小学诞生了,“全校只有四个年级48名学生,其中最小的班级只有两个学生,虽然小,却受到了打工者的欢迎,学生也越来越多”。 后来,学校又成立了初中部,并搬迁到泥窟社,从2005年开始,学生规模达到1000人,其中初中部目前已有500多人,成了思明区最大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在这期间,夫妻俩经历过不少挫折。“2005年和2011年,因为政策上的原因,学校亏本50多万,几乎撑不下去了,但村民借钱给我们,社区也暂缓我们的租金,最主要的是孩子需要我们……最终我们坚持下来了。” 如今,夫妻俩虽然还在租房住,也没有车子,但看到许多外来工子弟自卑地走进学校,自信地走向社会,他们就很开心,唯一内疚的是对不起女儿。“她在老家读书,后来考上警官学校,希望以后她能来厦门工作,好让我们弥补一下对她的亏欠……”万秀红说。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12]“草根夫妻”办农民工子女学校 借钱坚守14年
- [ 08-09]部分职校生活条件不如农民工:食堂臭宿舍黑
- [ 08-08]中铁四局:“党员代表”架起农民工连心桥
- [ 08-07]晋江民企未给员工买社保 农民工权益难保障
- [ 08-06]漳州漳江大桥堵车几百米 为云霄农民工讨薪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