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记录者)镜头记录小人物生活 摄影家十万底片见证40年巨变 中新社广州12月20日电 题:镜头记录小人物生活 摄影家十万底片见证40年巨变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在我的镜头下,记录的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都有着深刻的大时代背景。”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家安哥边说边翻开影集,呈现在面前的一张张黑白照片,堪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见证。 近40年来,安哥拍下十几万张珍贵的底片,被媒体尊称为“80年代以来中国摄影绕不开的人”。他近日在广州接受了记者专访。 安哥本名彭振戈,曾在云南西双版纳度过七年的知青岁月,返城来到广州后还做了四年工人。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后的次年,32岁的彭振戈成为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摄影记者,开始以平民视角记录中国南方的社会巨大变迁。 毗邻港澳地区的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新气象、新事物层出不穷,挂着邓小平像的普通农家,正在简陋教室里走“猫步”的选美女郎,好莱坞大片海报首次亮相广州街头……这为安哥的新闻报道和纪实摄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据安哥回忆,1982年前后,大批回城的知青面临就业问题。而广州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一批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由于当时政策尚不稳定,个体户社会地位低,很多人开门做生意时害怕遇到熟人,总是躲躲闪闪,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发了财政策又有变。 “这种眼神,恰恰就是那个刚刚打开的‘南风窗’的时代特点。”安哥指着一张名为《眼神》的照片告诉记者,该照片拍摄于广州高第街,当时一名女青年眼神怯生生地躲在服装档口下等待买主。但一两年以后,高第街就发展成为了时尚服装的集散中心,焕发出市场经济的活力。“这批高第街的个体户后来都成为了‘万元户’,成为改革开放最早的受惠者。”安哥说。 在安哥看来,改革开放是从民众生活的细节开始的。很多普通老百姓不一定读懂红头文件,但看到年轻人走“猫步”、唱流行歌曲、参加选美比赛,大家就会意识到,中国社会确实不一样了,起初心里的那种忐忑不安就会慢慢减少。 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也是海外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向海外报道中国社会的变化,正是安哥的工作任务之一。 1985年,首届羊城青春美大赛在广州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选美活动,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当时安哥的图片稿是独家新闻,在香港《明报》、日本《朝日新闻》等30多家报刊、杂志、通讯社上采用300多张次。“现在中国开放了,资讯发达,我当年那么‘威水’(粤语“威风”的意思)的事不会再有了。”安哥笑着说。 2001年,安哥出版了摄影集《生活在邓小平时代》,这让安哥一举成名,奠定了他在中国摄影史的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激烈的交锋,镜头的主角是老百姓的生活日常、飞扬的尘土、蜗居的外来务工者……每一张作品虽然是碎片式的记录,但充满了时代张力。 2018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向安哥致敬,举办了《家国岁月——安哥:中国社会生活场景40年》致敬展。正如大展主办方所言,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安哥用相机留下无数小人物平凡而真实的故事,记录了一个执着前行的民族和波澜壮阔的时代。 40年间,安哥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记录者,也是受益者。“我很庆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也很庆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安哥说。站在巨变的历史面前,安哥敏锐地按下快门,记录下变革中的一个个瞬间。 改革开放40周年是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也将越开越大。安哥说:“中国社会开放、进步、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新时代中的新故事十分令人期待”。(完) |
相关阅读:
- [ 12-21]厦门交通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创下15项“全国第一”
- [ 12-21]宁德市出台方案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 [ 12-21]家电行业发展10年之变 品质消费成就高端家电
- [ 12-21]厦门交通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创下15项“全国第一”
- [ 12-21]足协新政凸显青训:足球发展和振兴的战略基石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