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地评线】在科技创新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02-20 18:04:56  来源:荔枝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特约评论员/胡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如果说过去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来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那么,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具有了新的内涵,其中就包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人民日报 2月18日)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习近平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论述了“科技水平影响民族兴衰,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也为抢抓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嫦娥四号、北斗三号、载人航天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5%,一些前沿领域在国际上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容易被别人“卡脖子”的危机依然存在,这些危机始终制约着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对此,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加快科技创新,是赢得科技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在研发关键核心技术上奋起直追。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唯有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彻底解除被人“卡脖子”的危机。 要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企业牵头、校企研合力攻关,拿出真金白银给予经济支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效率转化;要对照“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突出基础研究的根基地位,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要认清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九死一生”的风险和挑战,大力营造“鼓励创新、虽败犹荣”的创新氛围,出台“允许试错、不行再来”的鼓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啃下更多的“硬骨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要在破除体制障碍上持续深化。“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没有改革,创新驱动就不可能全速发动,科技创新也就不可能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抢抓机遇,深化科技创新,最紧迫的就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把《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的精神落地落实,围绕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的改革持续用力, 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只有进一步为科技创新“松绑”,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

要在开门搞创新上务实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而要充分利用全面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推动科技创新,既不能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顺应“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形势,在加强交流合作中“借力发力”、突破技术难题。 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要突出重点,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面对千帆竞发的考验、大潮涌动的机遇,只要正视“危”,抓住“机”,加快科技创新,中国就一定能勇立潮头,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