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90后代言!听听年轻代表的两会好声音
2019-03-12 15:13:26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
2019全国两会中,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绽放芳华的“90后”代表们,积极履职建言,他们用年轻的视角,关注百姓所想,用坚实的臂膀,扛起新时代的担当。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4位“90后”代表,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点击图片看视频 “90后”全国人大代表邹彬 大国工匠正少年 8年前,16岁的邹彬退学,将砌筑工作为他的第一份谋生职业。那时的他从未想到,8年后,他会成为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到北京参政议政。 8年时间,邹彬完成了从砌筑工,到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得主,再到全国人大代表的转变。年仅24岁的邹彬说,变化快得出乎他意料,让他有时手足无措。但是了解邹彬后,你会发现,一切转变的发生并非没有原因,这些原因就藏在他对待每一次工作的细心、努力和执着追求中。 16岁时,当时“对学习完全不在行”的邹彬,跟随父亲所在的施工队从老家湖南新化到了长沙,进入了砌筑行业。在各个工地上,他和工人们一起和灰浆、挑泥沙、搬砖头。彼时的邹彬设想,在工地上干几年,就回到家乡,开个小店,娶妻生子。但是,与很多人不同的是,邹彬对待工作格外认真,总是追求完美。 “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成为一名砌筑工,我不能把它只当成一份谋生职业,而是应该尽我所能去做到最好。我希望我砌得每一堵墙都是高品质的。”邹彬说。 “尽我所能”,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在邹彬身上结出了硕果。为了砌好一面墙,邹彬会把墙面反复推倒重砌,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看到别人砌得好的墙面,邹彬就主动请教。在一块块砖和一面面墙的砌合中,邹彬的技艺突飞猛进。经他之手砌得墙,砖面清澈,不沾水泥。 “打灰、垂直度、平整度等都是很基础的东西,这些内容却容易被忽视。把基础性的工作做好,把每个细节做好,我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邹彬说。 邹彬不断进步的技艺被大家看在眼里。2014年,邹彬参加了中建五局举办的“超英杯”技能大赛,获得砌筑项目青年组第一名。后来,邹彬参加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全国选拔赛,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2015年,邹彬前往巴西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砌筑项目的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项目上零的突破。秉持“工匠精神”砌墙的邹彬,一步步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大国工匠”。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邹彬把自己的“工匠精神”带到了履职过程中,认真参与每一次调研,认真撰写每一篇建议。 邹彬最关注的,是和自己一样的工作群体——农民工。“我来自这个群体,对他们的利益、感受都非常了解,为他们代言是理所当然的。”邹彬说。 今年,邹彬提出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政策建议,他建议推出更多举措,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的覆盖率和长效性。为此,他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深入工地、工厂进行调研。 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经历,让邹彬成熟了很多。如今,他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更加清晰。他计划,今年回到校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大家的期望,身上的责任很重。履职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文化水平还远远不够,要想更好地参政议政,我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砌筑时我尽全力做到最好,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时,我也一样是同样的心态。”邹彬说。 “90后”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 让“指间手艺”变“指间经济” 在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的驻地房间,记者见到了各种竹编制品,手提包、茶具、工具篓、竹编画等等,琳琅满目,就连右手腕上的镯子也是竹篾编制的,“竹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的生活”。 去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首场代表通道上,身着盛装的杨昌芹举起手中的竹套水杯,从容地向中外记者讲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故事,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美丽开朗的苗族姑娘。 虽是“90后”,杨昌芹却是一名有着10余年“艺龄”的“老艺人”。一根根竹子经过她的巧手,变成了一件件精美工艺品,走出大山、走出国门。 杨昌芹出生于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一户农家,家中的不少生产生活器具由竹篾编制而成,村里的长辈们大多都能编制简单的竹器。 2007年,刚刚17岁的杨昌芹作为印江民族职业学校的学生代表之一,被派到赤水市跟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学习竹编工艺,“刚一接触,我就喜欢上了”。 学习期满,杨昌芹放弃去幼儿园的工作机会,主动留下来继续跟随陈文兰学习平面竹编技艺。从此,杨昌芹就在赤水扎下了根。 天分高、肯钻研,杨昌芹最终于2012年在当地原有平面竹编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提升了竹编工艺品的价值,赋予了竹编这项传统技艺以新的生命。 也是在2012年,杨昌芹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成立了赤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商标,带领乡亲们一道加工、销售竹编工艺品。 工艺精致、样式美观、价格公道,杨昌芹公司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旅客的青睐,成为当地的高端旅游工艺品。2014年,杨昌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 如今,杨昌芹的公司吸纳50余名留守妇女、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年营业额将近400万元,“工人月平均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关键是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兼顾了工作和家庭,获得感、幸福感满满的。” 2018年1月,杨昌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全省人民对我的信任,倍感光荣和自豪。”杨昌芹告诉记者,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给她增添了新的责任,“既要继续带领群众致富,也要把乡亲们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见反映好,当好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杨昌芹对周边乡亲们的喜怒哀乐更加上心,“大家对未来日子的期盼,对产业发展的建议,我都记在心里,形成建议带到会上。” 今年,杨昌芹向大会提交的建议涉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内容,“都是乡亲们反映比较多的话题”。 杨昌芹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好竹编手艺,希望通过这门手艺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 “90后”全国人大代表徐萍 让文创产业服务更多基层百姓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比去年更成熟了。”见到记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经典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徐萍打趣说自己又“老”了一岁,更沉稳了一些。之所以有这样的对话,是因为在2018年3月7日,23岁的徐萍在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发言时,谈到自己的家乡,广元市青川县在地震后从重建到发展的过程感慨万分,流下了眼泪。 “我来自基层,是一名文化领域的代表,2016年开始牵头策划‘经典名家艺术讲坛’,到现在已经举办了55场活动。从2016年5月14日举行首场活动至今,每一场都是座无虚席,通过和高校开展合作,老百姓口口相传,讲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1000多名签约艺术家。” 徐萍代表说,联系到家乡如今的新貌,自己的工作也是从感恩到回馈的过程。 “去年一年我很忙,多次到成都市各区县的妇女之家调研,这个扎根于基层社区的公共空间为广大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艺术培训,十分有意义。”徐萍代表告诉记者,2019年元宵节,成都下着蒙蒙细雨,她来到青羊区草堂社区的妇女之家参加联欢。“我以志愿者的身份融入其中,和社区老百姓一起玩游戏赢礼品,说说心里话,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我也很受感染。”徐萍代表说。 今年,这位95后的“萌妹子”24岁了。她关注到这几年成都的文创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同时成都还出台了多项人才引进的政策。 “我认为,人才的竞争非常重要,我们有多少的高端人才,就有多少的储备力量。如何把全球的高端人才吸引进来,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不光要引进来,还要打造好的营商环境,让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徐萍代表说,她会把这一年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成册、细细总结,为文创领域做更多实事。 “90后”全国人大代表袁海波 为新生代农民工代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红利。”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博尼时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袁海波很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方面的举措,一边很快地翻到这一页,找到这段话,一边大大地赞叹。 袁海波代表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团结村村民,2012年来到浙江义乌的企业打工。他一直关注就业问题,多次呼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尽己所能,为新生代农名工代言。 袁海波代表认为,通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就能够让外出务工人员提前掌握一定的技能,进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也为企业降低了培训成本。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务工人员对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法治意识,从而能够及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18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困难企业可组织开展职工在岗培训,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不足部分,经所在地人社部门审核评估合格后,由就业补助资金予以适当支持。对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开展有政府补贴的培训,对其中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在培训期间再给予生活费补贴。将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由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3年以上调整至参保1年以上。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作用,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加大创业融资支持力度,提高创业资助标准。在促进特定群体就业方面,帮扶困难企业职工稳岗转岗,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力度,支持困难企业组织职工在岗培训,支持失业人员参加短期培训。 “现在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如果没有经过政府组织培训就进企业打工,往往是表现出不适应,对技能不熟悉、上手慢,坚持不了几天就换了工作。”袁海波代表说,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今后,在稳岗就业方面,政府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 与大多数代表委员的面孔相比,几位90后代表的年轻脸庞上透着“萌”和“嫩”,也显露出与同龄人不同的“严肃”和“成熟”。 他们在各自战线、行业的一线工作,是各自行业的优秀代表。而人大代表这与众不同的身份和职责,又让他们在平常生活之外,竭尽所能体察国情社情、研究对策建议、启发深度思考,给自己的青春染上了浓墨重彩。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每个人的青春都弥足珍贵。 他们的“20年代”堪称精彩,我们的“20年代”同样鲜活。 不如说说,重回20岁的你,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
相关阅读:
- [ 03-12]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融两会·讲述·总书记关心的身边事③)
- [ 03-12]两会代表委员和科技界人士热议项目经费使用方式创新:科研经费“包干制”令人期待
- [ 03-12]【两会快评】振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精气神”
- [ 03-12]【两会经济话题】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激发市场活力
- [ 03-12]传播时代声音 展现中国气象——中央和地方媒体两会报道精彩纷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