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新疆:“空中草原”农牧民旅游翻新篇

2019-03-30 14:59:06 关俏俏、胡虎虎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30日电 题:新疆:“空中草原”农牧民旅游翻新篇

新华社记者关俏俏、胡虎虎

3月天气转暖,忙碌一个冬天的那拉提镇农牧民还未歇口气儿,又得准备迎接新一轮旅游旺季的到来。

2018年底,“‘空中草原’冬季不歇业”的消息传遍全镇,这让靠着景区增收的农牧民兴奋起来,“冬闲”也由此变成历史。不过此前,当地居民的经营观念经历了一次裂变。

位于西天山的那拉提草原是新疆最早发展起来的5A级景区之一。每到旅游旺季,当地农牧民会通过开办毡房民宿、售卖哈萨克传统食品等方式挣钱。因为设施简陋、饭菜单一等,村民挣得并不多,同时拉客、抢客等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加上对草原、水源无序利用,当地旅游一度受到诟病,发展艰难。

“过去拦在公路上拉客,又抢又拽,十分混乱。”30岁的沙依拉古丽·吾门霍加说,自己也曾站在路边揽客,场面很是尴尬。

随着旅游业越来越红火,“空中草原”那拉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也面临着提升品质的挑战。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的组织下,阿尔善村的32家旅游经营户赴江苏南京、扬州等地取经,学习旅游民宿和特色村寨建设。“我们受到很大冲击,看到了差距。”学习归来,沙依拉古丽·吾门霍加就着手改造自家的民宿。

驻村工作队借机推动阿尔善村牧民成立了旅游民宿合作社,从装修装饰、住宿餐饮服务、从业守则等12个方面提出标准。合作社理事长叶尔阿勒·比加合普说,民宿必须配备室内卫生间和洗浴设施、消毒碗柜等设备,而且还要接受不定期对食品安全、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的监督和指导。

在国家最严环保措施的引领下,当地还将数百家滨河牧家乐以及位于核心景区的牧家乐拆除,搬迁至统一规划的经营地。

“我过去在河边搭了十多个毡房,一个夏天就能赚5万元。”牧民朱马赛依提很是舍不得。但是,不保护生态,牛羊将失去牧场;草原生态恶化,自家的牧家乐也经营不下去。事关未来生计,眼下虽不免有切肤之痛,却也不能再犹豫。

与此同时,围绕畜牧、旅游两大产业,当地还组织村民学习宾馆服务管理、烹饪和刺绣、牲畜科学养殖等技能,提升就业兴业的本领。随着“空中草原”逐渐告别粗放、松散的经营模式,前来观光的游客不仅可以领略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也能享受到热情规范、公平有序的服务。

最令朱马赛依提开心的是,迁出景区后的规范化经营,农牧民的收益不减反增。“草原保护得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一年四季都有钱挣。”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