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山东寿光:大棚里的全国“菜篮子”

2019-04-14 11:16:4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培欣 王培欣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30年前,一场由冬暖式蔬菜大棚引领的“绿色革命”从山东寿光发起,解决了北方冬天蔬菜种类单一的难题。30年后,寿光的大棚蔬菜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年产蔬菜450万吨,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627元,蔬菜产业让农民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30年来,寿光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发展出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为底线、以科技为动力、以品牌为引领、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组织化发展为路径的“六位一体”现代农业产业化“寿光模式”。

增产转向提质 从种蔬菜到“种技术”

走进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所展示的第七代大棚,吊挂式番茄种植、旋转花卉栽培、现代化鱼池的完美融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天然的美景中。那么,在一个大棚内是如何实现“鱼菜共生”的呢?

“我们将鱼池的水作为‘营养液’提供给蔬菜,水中‘肥料’被吸收后再流回鱼池,从而实现鱼菜良性循环共生。”格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武学文介绍,这个大棚还配备了两层保温系统、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设施设备,使作物少受外界气候的影响,给作物提供一个最佳生长环境。

作为寿光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及销售新业态的集中展示平台,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在近一年的开园时间内已接待620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从第一代冬暖式大棚到如今的第七代大棚,寿光从种蔬菜到“种技术”,走上了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发展之路。

1989年,寿光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从辽宁大连瓦房店请来了技术能人韩永山,并带领另外16名村民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几个月后,17个大棚里的黄瓜被高价一抢而空,三元朱村一下子出了17个“双万元户”。第二年,在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的推动下,寿光建起了5130个大棚,仅大棚蔬菜生产一项,全县增收就达6000多万元。

如今,三元朱村的蔬菜大棚很多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第六代,操作简便,在手机上便可控制浇水、通风、补光,智能化十足。更重要的是,蔬菜都是进行贴码销售的,用手机扫它的“电子身份证”,便可显示出农户、肥料、种植情况等多项信息。

“每天我们把蔬菜运到合作社,取样检验合格贴上二维码后,才能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有了二维码追溯功能后,每斤蔬菜可以多卖2角,平均一年可以多挣两万多元,这样既让大家吃到了放心菜,也提高了我们的收入。”三元朱村村民王聪说。

近年来,三元朱村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乐义”牌蔬菜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还远销欧美国家。

全产业链发展 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凌晨两点到五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里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辆辆货车、农用三轮车和小卡车等交通工具从这里进进出出,交易大厅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寿光本地的农民大多半夜开始摘菜,凌晨两点送到物流园进行交易,来自上海、福建等省份的外地菜在凌晨五点开始交易,被送往全国20多个省份。”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彬雨介绍,如今,物流园每日的交易量都能达到近万吨,日交易额超过3000万元。

农产品物流园的前身是圣城街道九巷村的老蔬菜批发市场,早在20多年前,这里就闻名全国。特别是“在寿光,没有买不到的菜,也没有卖不了的菜”这句宣传标语更吸引了全国很多菜农和经销商的关注。

1998年,家在黑龙江的纪振男在电视上看到寿光的消息后,毅然决然地来到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从为别人装车、看车做起,到成为业务经理,后来,他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创建了自己的果蔬公司,主营菜花、莲藕、甘蓝,生意越做越大,每天的交易额近200万元。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纪振男也颇为感慨:“在老市场的时候,经常出现赊账等情况。2009年,物流园建成后,采用一卡结算制,不需要使用现金,减少了我们的人工成本,非常方便。”

如今的物流园不仅实现了蔬菜的“买全国、卖全国”,让寿光蔬菜从研发、生产到物流、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而且由物流园和专家共同研发的“中国寿光蔬菜指数”已成为全国蔬菜价格和交易趋势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寿光也因此成为全国蔬菜的集散、信息交流和价格形成中心。

可复制可推广 质量兴农标准先行

“目前园区已有约3000亩大棚开始种植,全部建成后将直接带动12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农民们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和合作社入股分红,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山东寿光鲁盛农业集团董事长李胜介绍的正是由该集团在国家级贫困县江西省于都县建设的蔬菜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园,这座现代化园区给周边的农民带来了多重红利。

近年来,在寿光本土领军农业企业的带动下,寿光的蔬菜种植技术和模式正加速推向全国各地,目前已建成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农业园区共200余处。

30年来,寿光人在抓好自身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把寿光蔬菜的技术、人才、标准、问题解决方案推向全国,带动全国农民增收致富。如今,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全国30个省区市建设农业园区或指导蔬菜生产。

然而,由于企业技术和个人经验不同,推广过程中曾造成一定的质量差异问题。不过,2018年7月,伴随着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地寿光,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不到一年时间,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依托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优势、成功经验和创新潜力,不仅拟定了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的全产业链标准,还在全市新建的18个重点园区率先推行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标准化管理,打造标准推广应用样板。

走进18个园区之一的田柳镇示范园区,先进的设施装备让人眼前一亮:大型水肥一体机、多功能植保机、智能温控等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每亩蔬菜每年可以节省60多个人工,节水超过40%,提高肥料利用率达50%,使每个大棚、每个园区都成为“绿色车间”“绿色工厂”。这些示范园区为加快蔬菜质量标准在全国推广应用,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板。

站在新的起点上,寿光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全国定位,以生产标准化、农业园区化、蔬菜品牌化、农民职业化、乡村宜居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寿光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