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硬核”干部什么样?这些品质是标配!
2019-04-21 11:30: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编者按】“硬核”一词,由于其对“很厉害、很强悍”这一语义的直观表达成为网红语言。作为民族复兴伟业的中流砥柱、党员队伍的“头雁”,各级领导干部无疑要绝对“硬核”。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旧版基础上新增2000多字,更加聚焦对干部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专业素养、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深入考察。标准很严、杠杠很硬,唯有成为“硬核”干部,才是组织需要的人才。 新版《条例》修订后,干部选任标准有何新变化?“硬核”干部应具备哪些条件?不符合标准的干部长啥样?有哪些典型案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对此进行梳理,一起学习。 >>【对党忠诚是“硬核”干部的根本政治担当 】 ·新修订《条例》强调“突出政治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此次修订,为树立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尺,突出选拔干部的政治标准,《条例》新增加了“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不得列入考察对象”等内容。首次增加了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考察,考察情况包括“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 ·“不忠诚”干部长啥样? 特质一:丧失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理想信念缺失、信心不足,如迷信“大师”风水,“不敬苍生敬鬼神”。 特质二:党性原则缺失 党性原则缺失主要表现为漠视党规党纪,政治野心膨胀,不讲原则、不论是非,只求做“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 特质三:纪律意识淡漠 纪律意识淡漠主要表现为政治纪律不严明,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对群众纪律不遵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严重。 特质四:责任担当缺位 责任担当缺位主要表现在“选择性整改”、“整改不实”及“消极应付”。表态会上态度鲜明、言辞恳切,会下实际操作过程中敷衍塞责、互相推诿。 特质五:忠诚于领导个人 这类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对领导言听计从,把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职责演化为只为领导服务,使自己变相成为上级领导干部的“奴仆”,上下级之间形成一种人身依附关系。 特质六:忠诚于“小圈子” 在个人利益面前,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异化为对“小圈子”“小集团”“小山头”的忠诚。 特质七:忠诚于异国他党 个别领导干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自信,向往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在一些场合有意或无意地成为其他国家政党的代言人。 ·典型案例 2015年9月,中纪委通报称,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奚晓明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奚晓明利用手中之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利,违反组织纪律和其它纪律规定,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成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经记者梳理发现,奚晓明是中纪委通报中首个提及“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省部级官员。 “寸心不昧,万法皆明。”说到底,干部不忠诚、不老实,是思想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心中无戒、心中无法,一旦政治纪律松懈、规矩戒尺放下,就容易腐化变质。拧不紧“保险栓”,权力就若“出笼猛兽”,干部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诸如奚晓明这般以权谋私、表里不一的党员干部,正是“戒”在心中失守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今天讲的“德”,第一位的是政治品德。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具体的,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问题错综复杂,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定“四个自信”,时刻考验着忠诚的纯度和成色。一个政治上靠不住、政治品德不过关的人,即便能力再强,也必须一票否决。这正是《条例》强调“突出政治标准”的深意所在。 【1】【2】【3】 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姚茜)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