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愿更多一带一路文物藏品走出库房

2019-04-24 20:32:5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培欣 王培欣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保留和传承人类文化基因的殿堂。博物馆事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世界博物馆事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准确把握博物馆文化功能面临的新挑战,更加积极地联合协作、开拓创新,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博物馆的共同使命。

当今时代,中外博物馆运行模式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特征。

更加突出以观众为本的价值理念。观众-藏品-空间关系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以藏品为中心是近代博物馆发展的固有理念。随着新博物馆学的兴起,三者间的复杂动态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观众在博物馆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互动体验、示范表演、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更多的公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以观众为本,重视公众需求,强化观众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公共文化机构属性,成为博物馆的共同追求。

更加突出展览展示这一主责主业和策展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一座博物馆,只有让文物藏品走出库房、进入展览、走上展线,才能焕发生命力,才能讲出有内蕴的故事,触发参观者的思想情感、审美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策展能力是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国家博物馆2018年举办展览66个,形成了包括基本陈列、常设展览、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国际交流展览等在内的完备展陈体系。我们大力推行策展人制度,这不仅仅是展览政策,更是人才政策,打破了传统的博物馆部门组织边界,涉及博物馆领域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

更加突出文化解释权和周边产品创意活化功能。引导和教化民众,是近代博物馆创新的初衷,由此产生的文化解释权是博物馆的核心权力。随着赞助人、受托人、捐赠人、收藏家、公众等的广泛参与,博物馆的文化解释权呈现分散化趋势。这一背景下,博物馆专业人员在确定文化内容方面应该发挥关键作用。博物馆周边产品的开发,丰富和强化了博物馆的经济功能。好的周边产品突破时空局限,延伸文物的文化价值。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开发“国博衍艺”文创产品90余款、授权产品70余款,就是响应中央要求,让文物“活起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

更加突出文化客厅作用和公共形象塑造。文化是社会重要的“黏合剂”,是国际交流重要的“润滑剂”。博物馆通过文物展示,能够直观鲜活地促进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尊重,为深化合作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国国家博物馆去年接待外国来访团组183批次,其中国际政要16批次,国家文化客厅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博物馆的社会公众形象是博物馆的口碑,决定着博物馆的公共话语权、文化解释力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积极采用新技术、融媒体塑造和提升公众形象。博物馆的“面孔”从高冷、刻板、迟钝向开放、亲民、有趣转变。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博物馆行业的影响巨大。智慧化进程加速着业态重塑和流程再造,让博物馆跨代跃升不再是梦想。在新形势下,博物馆面临着新的重大挑战:如何更好地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如何更紧密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新技术,更多地创造分享新知?应对这些新挑战,全球各国博物馆应加强交流协作,从更高层面、更广阔视野、更多维度来征集、收藏、展示、传播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推动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

“一带一路”倡议极大拓展和丰富了中国博物馆的国际合作空间。中国的博物馆管理者应在开展对外交流方面更加突出“一带一路”主题,努力把历史与现实、博物馆与社会、中国与世界联结起来,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进一步加强人员交流。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博物馆平台资源优势,共同推进人员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增进博物馆间高层交流与互访,在展览、考古、文保、科研等专业领域联合开展人员培养和学术交流,特别是策展人的合作交流,实现专业人员互访的常态化、制度化。

进一步推动藏品和展览交流合作。建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博物馆每年至少合作举办一次联展或巡展,让丰富的馆藏文物都活起来,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跨地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关注度、参与度。

进一步强化技术合作。“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博物馆可以共同探讨智慧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从建立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入手,促进博物馆间数据的联通、应用与互鉴,推动各国博物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围绕特定主题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是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渠道。应借助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等国际平台,共同开展多渠道、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围绕特定主题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及时回应共同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话题。

(本文根据王春法在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