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小城巨变迎客来——走进北京世园会举办地延庆

2019-04-28 15:03:25 魏梦佳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小城巨变迎客来——走进北京世园会举办地延庆

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改善、产业发展蓬勃……几年来,北京延庆区加快发展步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座被誉为北京“夏都”的绿色小城,作为绿色中国的一扇窗口,向世界绽放最美风景。

补短板,发展走上快车道

印有世园会标志的旗帜,世园会吉祥物的贴画,精心布置的世园景观,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的志愿者……走进延庆,北京世园会的印记随处可见。

延庆区区长于波说,“世园会对延庆是大好机遇,通过举办世园会,延庆也收获满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都得到提升。”

交通方面的变化最为直观。为了保障世园会交通,延庆围绕园区周边和城区外围修建了13条道路,共54公里。今年初,北京西北方向的高速通道京礼高速兴延段正式开通。即将开通的京张高铁,将使交通更方便,从北京西直门乘车约半小时就能抵达延庆。

“过去交通是我们的短板。”延庆区副区长吴世江坦言,延庆以旅游立区,但因距北京城区较远,发展一直受限,与市区连接时间长,对延庆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来说制约很大。他说:“现在就好像是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与此同时,延庆连续3年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城市景观大为改善。于波说,2012年以来延庆共造林16万亩,尤其在世园会周边栽植林木1万多亩,形成了成片森林。

世园会园区北临妫河,水波荡漾,风光秀美。然而过去,这里的水质却多为劣四类、劣五类,夏天水发臭,老百姓都捂着鼻子躲着走。为提升世园会生态环境,2017年,延庆实施妫河水生态治理工程,治理了12公里、310万平方米的水面,种下10多种植物,如今水质好了,环境更美了。

强产业,带动作用渐明显

在延庆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简称HBD)办公楼,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王淑琴正捧起几个花开正艳的朱顶红种球,仔细端详。这位对草木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园林”,在广州调研时看到了朱顶红,就琢磨着如何将此品种引入延庆,进行生产培育。

延庆的花卉种植面积有上万亩,但分布散而小,没形成品牌和产业化。1999年昆明世园会的举办,带动了当地花卉产业发展,这次的北京世园会也让王淑琴看到了延庆园艺产业发展的机遇。

近两年来,延庆加快推进现代园艺产业发展,夯实园艺产业发展基础。特别是围绕世园会周边建设的HBD,如今已有数十个现代园艺产业园,涵盖种质资源园、生产示范园、种植基地等,正发挥科研中试、产业示范引领等作用。

目前,HBD已引入30多家园艺类企业及科研机构入驻。其中,7家科研机构和园艺企业已在此实验试种112万余株(粒)、园艺品种达1603个。中国农业大学还与产业园合作,实现15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菊花品种和35个菊花新品种繁育及试种成功。

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带动了延庆旅游业发展。“近两年来,全区加大旅游设施升级改造,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尤其是精品民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向好’的转变。”延庆区旅游委副主任郑爱娟说。

为保障世园会期间游客“住得下”“玩得好”,去年以来,延庆重点建设了一批中高端品牌民宿“世园人家”,还专门开发了22条特色旅游线路,建设一批特色园艺风情小镇和现代园艺主题村庄,方便游客游览。

搬新居,绿色家园齐守望

距离世园会园区不远,有一片崭新齐整的居民楼。这里是世园会园区内原李四官庄村、谷家营村村民的新家。为了世园会建设,2014年,延庆启动搬迁腾退工作,2000多名村民因此搬入新居,从农民变成了城区居民。

在宽敞明亮的新家,李四官庄村的孟宪荣说,原来住在村子里,一到冬天烧炉子到处是煤烟。“现在屋子是集体供暖,暖和又干净,大家出门散步几百米就可以到世园会逛园子,感觉生活很安逸、舒心。”孟宪荣乐呵呵地说。

近日,世园会进行全负荷压力测试,李四官庄村的村民受邀入园参观。大家一路欣赏美景,寻找保留下来的原来村里的柳树、榆树。看到过去的低矮平房、狭窄小路变成了如今的特色场馆、美丽花坛,村民姚桂英不禁感慨万分,“我做梦也没想到这里能变得这么漂亮!”她和一些村民还报名参加了服务世园会的志愿工作,“虽然搬离了过去的小家,但‘延庆是我家,世园靠大家’,这里是我们所有人守望的新家。”

于波说,世园会的举办将带动延庆全域旅游及现代园艺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