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亚洲 美美与共】中阿携手保护文物 共守丝路文明
2019-05-05 16:01:52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
央视网消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5月将在北京举行,作为“亚洲文明联展”的分展,“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 这也是在战火中劫后余生的231件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宝首次进入中国的大学博物馆,而在此之前,这批文物已在全世界巡展10余年。它们的发现、保护和展出浓缩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几代文化人守护文明的努力。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人谈晟广:“你看这个靴扣看起来好像在里面也不能读出什么文化的信息,但事实上你看它这个背面,像布纹一样,那个底上面,看到了吧。布纹事实上是一种工艺叫做失织。是始于中国的战国时期,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物形象有一个发髻,这种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但是狮子或者豹子拉战车的形象又可能是中亚那边的元素,所以它是一个多种文化融合的。” 透过精美的文物外在,去挖掘背后更深的文化含义,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这次展出,因为详细的考古知识和生动的现场讲解,吸引了不少观众。 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邵学成:“从最初大家走进展览是看珍宝,看黄金,到后来大家开始关注到背后的文明文化。” 中国和阿富汗文明交往的历史自张骞通西域起,而阿富汗也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的中转站。促进了东西方物资、文化、科技等往来流通。近几十年,由于地区战争、气候变化等原因,阿富汗文物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2001年,塔利班组织炸毁了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成为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悲剧。2002年起,阿富汗国内局势趋稳,战乱中流失、藏匿于各处的文物被学人们重新整理出来,2006年开始,劫后余生的200多件文物开始在世界多国展览,并于2017年3月来到中国故宫博物院。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这批文物本来按计划是要到故宫之后去美国的一个大学,但是可能什么原因,去不了,所以这个时候就不是故宫一家的事了,惊动好多人,我们就开始联系在敦煌办一个展,因为敦煌一直他们在土遗址的保护方面,在壁画的保护方面走在前面的,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先锋队。” 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邵学成:“我们有一些经验他们可以借鉴,我们觉得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一些什么。” 为了更好的交流文物修复和保护的经验,2018年,敦煌研究院成立了一支8人团队赴阿富汗考察。 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兴都库什山脉,因为没有齐整的道路,去考察一些石窟只能靠往上爬,巴米扬大佛分为东西两座,其中东侧大佛近40米高。爬上石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当看到残破不堪的岩石壁上,熟悉的色彩和图案,研究员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因为它那都比较相似,都是那种不太硬的岩体雕出来的石窟,凿出来的石窟上面有壁画也是佛教壁画,这都是佛教的好多东西,相通的,所以这个是需要有一批专业的队伍,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当地的人能具有这种能力,那么这是培养他们的人才是最好的。” 那次考察结束后,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启用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用于对巴米扬地区的青年人才培养教育。一年多以来,敦煌研究院已经帮助三名巴米扬大学的师生完成了文物修复技能的培训。与此同时,阿富汗珍宝也已在成都、郑州、北京等地展览,并将继续前往南京。 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邵学成:“从古到今,丝绸之路都是相通的,大家都是相互影响的,只有让丝绸之路上的年轻人,年轻学者一起成长,一起来,整个丝绸之路会,越来越贯通。” |
相关阅读:
- [ 05-05]任绍全:疑难问题问不倒 痴迷创新搞技改
- [ 05-05]西安“五一”旅游接待人数收入再创新高 揽金66.34亿
- [ 05-05]南靖万利达陈海洋:技术不断创新工艺精益求精
- [ 05-05]瑞士2018年企业破产数量创新高 接近14000家
- [ 05-05]“五一”小长假:旅游市场火爆 铁路单日旅客量创新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