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关税令美自行车产业举步维艰——美国业界人士讲述贸易争端下的行业故事

2019-06-15 12:44:19 孙丁 熊茂伶 胡友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瑶 林瑶  

新华社华盛顿6月11日电(记者孙丁、熊茂伶、胡友松)去年9月,美国政府在一片反对声中升级对华贸易争端,对价值约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由于自行车整车和部分零部件属于被加征关税的商品,这让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商的美国自行车厂商叫苦不迭。雪上加霜的是,税率近期又被提升到了25%。

新华社记者近期在走访多家美国自行车厂商时了解到,加征关税已严重影响生产与经营,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未能推动自行车制造业及相关就业岗位重返美国,反而为行业发展蒙上阴影。并且,对这些美国厂商而言,转移生产或使用替代进口源存在巨大风险,全球自行车供应链离不开中国。

加征关税危害多

阿诺德·卡姆勒的家族早在1907年就涉足自行车业,经过百余年发展,当初的修车铺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自行车进口商之一。

卡姆勒告诉新华社记者,直接从中国进口整车成本低,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雇用更多员工、提升员工福利等;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好、工艺佳、有保障。

据卡姆勒介绍,10%的额外关税让其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增加了7.5%,他无力单独消化,只能转嫁给客户,去年秋季销量因此下降了5%。随着关税税率升高,卡姆勒被迫再次涨价,他担心今年下半年销量会进一步下滑。他抱怨说:“美国挑起贸易争端,遭罪的却是美国企业,这太不公平了。”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显示,美国政府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从10%上调至25%,将导致一个普通美国家庭每年负担增加831美元。

不过,相比短期损失,让卡姆勒更苦闷的是,他原打算依托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逐步把他在南卡罗来纳州组装工厂的年产量从35万辆提升至100万辆。“可在关税问题得到解决前,这些扩张计划只能被搁置。”他说。

制造业岗位难返美

扎卡里·帕沙克的自行车厂位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西部城郊,虽然他不从中国进口自行车整车,但针对部分零部件的额外关税让他面临更高的采购成本。

帕沙克坦言,自行车制造业曾在美国消失了十几年,因此他在建厂之初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既找不到业内人士,也不知道去哪里购买设备。虽然他的工厂已经运营多年,但帕沙克依旧未能实现盈利。他解释说,因为美国办厂成本很高、前期投入巨大。

就美国政府所谓加征关税能把制造业和就业岗位带回美国的说法,帕沙克认为关税无法将自行车制造业带回美国。他说:“加征关税只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厂商从中国进口的意愿,但这并不等同于能大规模在美国创造就业,所以加征关税并没有帮到美国什么。”

据英国咨询公司IHS马基特公司去年底一项针对美国制造商的调查,仅有十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会因关税等贸易因素减少海外生产,并把生产转移回美国;超过7成受访者表示,未来2年内不会改变在美国的就业岗位数。

专家普遍认为,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主要是因为产业升级、自动化技术普及等原因,并非是中美贸易造成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埃里克·赫斯特表示,设置贸易壁垒难以改变制造业自动化运作模式,根本帮不到“蓝领”人群。

供应链离不开中国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已成为自行车业最重要的产业集群所在地,产品质量、制造工艺、成本控制、生产效率等环节全球领先。

据美国自行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提供的数据,美国挑起经贸摩擦之前,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1400万辆至1500万辆自行车整车,约占美国自行车整车年进口总量的90%。

美国自行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理事会成员鲍勃·马格维丘斯表示,中国是全球自行车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美国自行车厂商与中国合作伙伴多年来一直合作融洽。

但在贸易争端阴霾之下,一些美国自行车厂商被迫寻找备选方案。马格维丘斯说:“把生产转移出中国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而且我们很难指望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够复制在中国的一切。”

卡姆勒则表示,转移生产会带来巨大风险,没人敢拿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下赌注。

帕萨克说,美国乃至全球自行车业都离不开中国,因为没有任何地方具备能够满足整个行业需求的生产力,“供应链上绕过中国并不是一个现实选项”。(参与记者:高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