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党故事”揭示反贫困中国密码
2019-08-21 19:07:1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蔡秀明 |
下党之变:中国减贫之路的缩影 青山环抱,碧水奔流,廊桥飞跨,盛夏时节的下党风景如画,远近各地的游客乘车而来,体验乡村的味道。 眼前这个生机勃勃的生态旅游古村,当年却因偏远封闭,而被戏称为寿宁“西伯利亚”。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下党是福建当时唯一的“五无”乡镇。 30年前的盛夏,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从寿宁县城出发来下党,先坐了3个小时的车,到上屏峰村公路不通了,一行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步行两个多小时,从文昌阁旁走下,才到了下党乡的下党村。 大山阻隔,是下党乡亲最痛苦的记忆。当地人曾有“三怕”:一怕看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大猪。 道路闭塞带来的不仅是出行难,更有思想观念的封闭落后。“以前,我们就和井底蛙、笼中鸟一样,看不到天,飞不起来。”72岁的下党村村民王光朝说,“路通了,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大世界。” 王光朝是不久前代表下党乡亲给总书记写信报喜的6名党员干部群众之一。几年前,进乡公路改造升级,下党通了“小高速”。看好旅游业商机的王光朝,开了间“幸福茶馆”,年收入两三万元,今年更有望超过五万元。“我们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说。 从文昌阁旁下到下党村的山路(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目前,全乡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已开通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下党乡党委书记叶忠强说,“从下党到寿宁开车大约50分钟就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走过的进村小路,如今变身为观光步道,文昌阁成为游人鸟瞰下党古村的最佳处。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下党的公路、水电建设等,希望下党在脱贫发展中更新观念、拓展思路。 “下党坚持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以干得助、久久为功。”叶忠强说,“过去的‘五无’贫困乡已变为一座充满希望的美丽山乡,旅游和生态农业成了下党的‘金库’。” 依托绿水青山和古建民居,下党近年重点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催生了定制茶园、民宿、农家乐等新业态。2018年,下党接待游客15万人次。 临近中午,下党主街上的农家乐“百口食堂”一桌难求。餐馆老板王明寿3年前返乡创业。“生意越来越火,最多时一天接待二十几拨客人。”他笑着说,“下党知名度越来越高,以后肯定会更忙喽!” 乡政府对面“下乡的味道”电商服务站里,高山茶、山茶油、花菇……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选购。站点负责人王明桃说,这些土特产来自下党农户,经过统一收购、包装后对外展销,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30年间,下党乡人均年收入从不到200元增长到去年的1.3万多元,翻了近70倍。去年,下党乡建档立卡的118户贫困户504人已全部脱贫。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