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高铁站即将完工,长城还好吗?
2019-08-30 17:41:17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9月初,京张高铁将开启联调联试,为年底通车做准备。不久前,八达岭高铁站封顶,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在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核心景区建高铁站,最牵动人的是文物保护。那么,这座高铁站为什么要建在长城核心景区?用了哪些新技术新工艺?长城还好吗? 29日,科技日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京张高铁八达岭站来一探究竟。 “尊重自然、形隐于山”的设计理念 初秋的北京延庆,天高云淡,层林叠翠。八达岭滚天沟长城景区正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如织。斜对面的山脚,新建京张高铁八达岭站口,搭满钢架,正进行机电安装和装饰工程。站口不大,与两边嵌在山体上的装饰墙形成一个退台,掩映于山林之间。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京张高铁八达岭站入口,而车站则深藏于地下百米,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韵。 “新建车站总建筑面积4.88万平方米,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主体站房全部放在地下,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中铁五局京张三标项目部党工委书记贾友文说,建成的八达岭车站埋深达102米,是国内最大、也是京张高铁唯一的地下站房。 未来,在八达岭长城景区入门口看对面的高铁站,只能看到一个类似长城垛口的八达岭站房入口,与山体融为一体,而站房前也均是绿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京张高铁在规划之初,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风景区内绝不能设车站,越远对文物保护越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全世界的人就都要来看长城,既然高铁线都路过这里,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在异常激烈的争论中,法国AREP设计集团和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同设计出一个方案,体现了各方共识:以人为本。 “既方便游客直达景区,又秉承绿色建筑的理念,让站房与自然相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相关设计人员告诉记者,八达岭长城站采用了“尊重自然、形隐于山”的设计理念,从视觉上,将车站与山体融为一体。 “车站内装修工程完成后,还要在屋面种满绿色植被,和山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车站外立面的石材就按照长城城砖的色彩、纹理精挑细选,与之呼应。”贾友文介绍说。 多项创新技术 严格保护文物 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地下工程,中铁五局创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 据贾友文介绍,八达岭高铁站的设计施工方案,所有设计指标均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制定的穿越或临近保护民建(构)筑物标准。 “地下站房由一个暗挖隧洞群组成。”中铁五局京张三标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倪派说。 如此超大规模的暗挖隧洞群,爆破控制至关重要。为满足国家文物局要求的振动速度,经专家研究,中铁五局采用了电子雷管微损伤爆破技术进行施工。“通过多打眼,采用电子雷管,逐孔起爆技术,减小爆破振动。”倪派说,实际监测均小于国家文物局的爆破振动速率,控制在0.1cm/s以内。 隧洞群产生的巨量是如何处理的?“项目设置了污水处理站,采用先进的曝气生物滤池过滤系统,通过絮凝沉淀、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工艺,处理水体中的油污。”倪派说,处理过的污水在排放前都有通过严格检测,并优先循环使用。 通过救援隧道下到百米深的站房,科技日报记者看到,八达岭高铁站的四车道站台已建成,照明电梯正加紧施工。这么深的地铁,乘客要二次乘电梯,一次提升45米,创目前国内高铁地下车站旅客提升高度之最。这么大的规模和埋深,自然要有通风管道,而八达岭高铁站的通风管道设计,也是隐藏于山体中,采用两进两出巷道式通风,似有若无。 “建设不允许从地面景区出渣土,中铁五局创新采用了反向施工法,先在竖井里打一米左右的孔,再在5.8米范围内爆破。”倪派说,围绕八达岭车站建设,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已形成“京张高铁八达岭地下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先进的设计理念,创新的技术与工艺,令八达岭长城站深融于长城,与千年烽火台交相辉映。 京张高铁全长17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年底通车。届时,从北京北站乘高铁到八达岭,仅需一小时,从地下百米乘电梯钻出山后,步行1到2分钟,即可以乘缆车直达八达岭长城。 |
相关阅读:
- [ 08-30]京张铁路八达岭高铁站即将完工,长城还好吗?
- [ 08-22]新华网评: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 [ 08-22]【陇平】保护好长城,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
- [ 08-14]“水下长城”再露真容
- [ 08-09]锻造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新中国发展面对面⑦)
- [ 08-0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内蒙古:民族团结心聚力 绿色长城筑北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