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唐诗宋词话中秋
2019-09-13 10:08:13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中秋咏月、望月抒怀成为古代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一千多年来,中秋承载着人们的喜乐悲欢和家国情怀,散发出独特的文化气息。让我们走进诗词中的中秋,感受古人笔下中秋月圆之夜的独特魅力。 中秋咏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美,美在一轮皓月当空。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唐代诗人张祜在《中秋月》中曾赞美中秋之月在一年中最为美好。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八月十五日夜观月》中描写的中秋夜月光如水、秋高气爽的美景则令人心驰向往:“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赏月,讲求登高临水。登高人近月,临水月近人。相较而言,重阳节多登高,中秋赏月多临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词无不描述了水月关系之密切。 嫦娥、玉兔等传说也为中秋之月增加了一抹神秘色彩。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嫦娥成为月亮的形象代表、人格化身。嫦娥吞食灵药,飞上天去,在广寒宫的日子寂寞清苦,倍受文人关注。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曾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代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里也关心地问:“嫦娥孤栖与谁邻。”北宋词人晏殊在《中秋月》中说:“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除嫦娥外,文人也常以玉兔表示月亮,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中写到“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北宋词人苏轼也留有诗句“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望月抒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赏月之余,古人也多在中秋月圆之时,抒发内心对远方不能团圆的亲友的无尽思念。“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里曾这样感慨。 中秋夜思念亲人,最著名的当属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通篇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牵挂与思念。又是一年中秋,苏轼与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喜悦之余,苏轼又抒发出对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唐代诗人杜甫也曾望月遥想远方亲人“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唐代诗人白居易更愿呼朋唤友欣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寄托友朋团聚之意。“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他也曾因不能与好友元稹共度中秋而写下“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表达内心无尽的思念之情。 此外,忧国忧民之情在南宋中秋词中也处处可见。像辛弃疾的一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将其忧心于国的无法排遣现世的不如意,寄希望于明月,期盼存在另一个更美好的时空。南宋词人史达祖的《满江红中秋夜潮》以一句“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借皓月来表达伍子胥的一片纯洁心迹,借此而为伍子胥一类忠君爱国而蒙受冤枉的豪杰平反昭雪。 八月十五月圆之际,品味古人笔下的中秋,借空中明月思古怀今,眷念亲友,祈求团圆,一股浓浓的家国情怀不禁油然而生。(光明网 张倩)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