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为下一年丰收播种希望——全国加快部署秋冬种工作综述

2019-10-13 10:32:04 于文静、周勉、李鹏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为下一年丰收播种希望——全国加快部署秋冬种工作综述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周勉、李鹏

随着“寒露”节气到来,全国秋冬种生产已由北向南全面展开。秋冬种是次年粮油生产的第一仗,是来年粮食丰收的基础。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今年秋冬种生产将力争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亿亩以上,优质专用麦比例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冬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

克服不利因素挑战 抓紧抓实秋冬种

“连续下了几天雨,明天天一晴就可以下地种麦了。”连续两年取得大丰收之后,河南省上蔡县邵店镇十里铺村的种粮大户陈伍臣信心满满。秋收刚结束,200亩的家庭农场就备足了5000斤优质麦种和10吨化肥,万事俱备,终于等来了补足冬播墒情的一场秋雨。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良好势头,夏粮、早稻丰收到手,秋粮收获已过半,增产趋势明显,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六连丰”。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夯实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基础,对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今年秋冬种生产有多重有利条件。国家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油料生产增加供给的意见即将出台,一些主产省出台了支持优质麦和油菜生产的政策。黄淮海麦区土壤表墒和底墒比较充足。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量足价优。

与此同时,秋冬种生产也面临一些挑战。气象部门预测,10月至11月,我国降水呈“北多南少”特征,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可能进一步发展,将影响小麦、油菜适期播种和正常出苗。由于前段时间黄淮局部地区遭遇干旱,玉米生育进程延缓,收获期推后,南方稻区扩种生育期较长的优质稻,也挤占了小麦、油菜等下茬作物栽种时间。

农业农村部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发展生产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认识抓好秋冬种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努力把秋冬种工作抓紧抓实。

生产调绿 结构调优

在湖南省常德市传统油菜种植大县澧县,近年来由于菜籽油营养价值越来越被市场重视、油菜花海观光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当地油菜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

澧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侯祖平说,今年当地绝大多数种植户都选择了以沣油系列为代表的新品种,不仅更健康,而且出油率更高,更适合机械化收割。

稳产能、提质量、优结构、转方式成为今年秋冬种突出特点。农业农村部明确,秋冬种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稳产能,面积是基础。冬小麦、冬油菜作为秋冬种最大的两种作物,能充分利用秋冬春光温资源,基本上不与其他作物产生争地矛盾,特别是南方地区有上千万亩的冬闲田,开发种植冬油菜,既可增加油源和蛋白饲料,还能养地。各地要认真落实好小麦最低收购价和产粮(油)大县奖励等政策,引导农民扩种夏收粮油作物。今年国家把长江流域利用冬闲田扩种油菜,纳入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范围,各地要鼓励农民多开发冬闲田种植油菜。

提质量,重点是提高耕播质量和技术到位率。各地要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播后镇压等技术模式。对于条锈病菌源区和赤霉病重发区,要选用抗病品种,落实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技术。

生产调绿、布局调优在秋冬种中更加突出。农业农村部要求,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喷灌滴灌、精准施肥、绿色防控、宽幅精播、立体匀播等节本增效技术模式。小麦要突出抓好优质强筋和弱筋品种;油菜重点发展低芥酸、低硫苷“双低”品种,以及高产、高油、高油酸“三高”新品种。江淮赤霉病重发区,适当压减易感病小麦,改种抗性强的品种或油菜等作物;华北地下水漏斗区,要落实好季节性休耕、发展饲草、绿肥等措施。

冬闲变冬忙 增产促增收

张桃林表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在抓好秋冬种的同时,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各项重点任务。

抓好秋粮收获。北方正大面积收获,南方稻区也即将开镰。各地要合理安排收获进度,搞好适宜机具调配,组织好跨区机收,做到适期收获、颗粒归仓。同时,做好秋整地、秋覆膜等工作。东北、西北地区冬前农时紧,要提早谋划,落实好秸秆还田、机械深松、机械覆膜等措施,为明年春播打好基础。

推进冬季农业开发。各地要充分挖掘冬季农业增产增收潜力,抓好冬季农业开发,真正将冬闲变为冬忙,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南方地区重点发展冬马铃薯、冬玉米、露地蔬菜等作物,北方地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经济效益高的茄果类、瓜类蔬菜,提升大中城市蔬菜供应能力。

他表示,秋粮即将上市,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秋粮收购,强化信息服务,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保护好农民利益。元旦、春节将至,各地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测,做好产销衔接,稳定市场供应。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