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国际社会点赞中国扶贫工作: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2019-10-17 11:09:16 徐惠喜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7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亿余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13年至2018年,每年有1200多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中国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大为赞赏,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累计贫困人口数量,超过了拉丁美洲的总人口,中国为世界减贫作出了卓越贡献。”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近日撰文指出,这展示了几十年来中国在消除贫困领域的决心和能力。

印度夏马尔大学教授卡玛奇亚认为,中国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不仅是中国消除贫穷问题,更是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作出了榜样,这是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

亚洲开发银行官员梅拉尼·乌尔里希认为,中国在过去4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减贫经验值得更多国家借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畅销书作家约翰·奈斯比特则表示,“从全球背景来看,中国减贫的努力对寻求摆脱贫困的新兴经济体具有巨大价值”。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强调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该理念对中国的减贫工作以及国际发展援助等行为都产生深远影响。

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其中,中国为全球消除贫困提供了经验。古特雷斯认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从最初的救济式扶贫,到如今的精准扶贫,中国各地通过旅游减贫、产业减贫、生态减贫等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精准扶贫实践中的许多做法对世界减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农发基金副总裁科里莉亚·里希特指出,加强中国减贫案例的分享,将是该基金与中国的重点合作领域。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战略主任本杰明·戴维斯表示,“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将中国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中国与拉丁美洲、非洲地区国家间开展了一系列扶贫项目合作,这些项目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正是中国的成功经验启迪了埃塞俄比亚的快速发展。”埃塞俄比亚总理首席经济顾问尼瓦伊·吉布里阿布表示,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在于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经济增长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目前,埃塞俄比亚正在进行“农业导向的工业化发展计划”,着重发展工业,建立工业园区,大量青年人有了工作,帮助他们的家庭走出贫困。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最有效的办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开展对外援助以来,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援助,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法基表示,非洲人民渴望幸福,没有和平与发展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中国已经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心,非洲人民不会忘记。

赞比亚经济学家优素福·多迪亚说,赞比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国的投资中获益良多,与中国合作是非洲最好的选择,希望中非合作进一步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和科技发展。乌干达总统高级新闻秘书唐·万亚马认为,中方宣布的加强中非合作新举措将助推非洲大陆经济增长。

世界银行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中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已在30多个国家实施了200余个有关救灾、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合作项目。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秘书长黎萨·马萨表示,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菲方期待全方位地向中方学习减贫经验,加强交流合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惠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