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沙“单车干部”:让群众看得见影、听得清声、追得上人

2019-11-25 12:57:48 记者:刘麟 谢瑶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蔡秀明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11月13日下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牛角湾村,刚和村干部开完碰头会的王清辉,与村支书周文良、卫健专干喻建红3人骑着悬挂有“为人民服务”标牌的单车哼着歌曲迎面而来。

43岁的王清辉是湖南长沙宁乡市灰汤镇政府干部,联系牛角湾村。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月到村里不少于20天,没特殊原因每天走村入户听民声、解民困”的工作目标。“跟我们到老乡家串门去吧。”他邀请记者一起去村里看看。

“叮铃铃……”单车穿行在田间屋场,清脆的铃声传进了牛角湾村3组一户农家小院,主人唐金龙探出头来,看见熟悉的人影瞬间笑开了花,“清辉,快进屋来喝杯茶!有事找你呢!”

支好单车,落座小院。热情洋溢的招呼,热气腾腾的大碗茶,小院顿时热乎起来。

“金龙兄弟,村里准备在路边栽100棵樱花树,这个月26号就从长沙运过来,你能不能组织本组村民赶早把树坑挖好?”王清辉拍着唐金龙的肩膀商量道。

“放心啰!这是给村里办好事,大伙会支持的!樱花树一栽起来,村子就更漂亮啦。”唐金龙拍了胸脯。

“今年的葡萄收成怎么样?施肥进展如何?明年要不要扩大种植规模……”笑语欢声很快溢满小院。

“讲实话,以前干部开车下乡,一溜烟来,一溜烟走,围着大马路转,隔着黑玻璃看,老百姓有什么事都不敢给他们讲。如今,“单车干部”下乡,老百姓看得见影,认得清人,喊得应声。”唐金龙说,这样老百姓就愿意掏心窝子,也都能说到一块、干到一起。

唐金龙的认可让当了37年村干部的周文良很欣慰。“我20多岁那会儿当村干部时,骑着单车走村串户,上门收农业税、指导秋收等,那时候路不平山难爬,经常会汗流浃背、裤脚沾泥,但老百姓看得见、喊得应、追得上。现在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不能丢。”周文良认为,农村工作并不要求事事赶时间,骑自行车速度虽然慢,但可以一路上留心农田田间管理、村里的卫生死角、多出来的违章建筑等。单车一支,在田间地头随时可以停下来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

“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单车干部”哼着歌曲又出发了。“6组那边好多鸡在油菜田里啄苗呢,赶都赶不走。”田间的村民停下手中的活计向“单车干部”反映。“那是6组的百亩连片油菜苗,得赶紧去找坤阿公。”

连续几个陡坡,3人早已汗流浃背。自行车还没停稳,坤阿公就牵着坤阿婆来迎接了。

“一听就晓得是你们。跟你们讲咯,油菜苗长得喜人,半个月的苗长得差不多这么高了。”75岁的坤阿公是6组的村民小组长,他用手比划了一个10厘米的长度,迫不及待地跟“单车干部”报喜。

“那好啊,油菜苗长得好,油菜籽才产量高。但村民反映有放养的鸡在啄油菜苗,您老知道是哪几户村民家的鸡吗?我们得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目前油菜正长苗,鸡得圈养。”王清辉说。

“辉伢崽,你放心,村民会支持的。”坤阿公说,干部下乡,四轮变两轮,随时行、随时停,看得见问题,听得到建议,老百姓理有处讲,怨有处诉,难事有人帮,对干部也就真了心,老百姓说,老一辈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坤阿公领着他们往油菜田地去,喻建红则从随身带的黑色背包里掏出一个“POS”机和笔记本起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喻建红说:“6组有几户2020年的‘医疗保险’还没缴,我顺便上门去收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一辆单车、一顶草帽、一本民情记录本和一沓惠民材料,是灰汤镇“单车干部”的标配,除了发现问题收集意见,还要帮群众代办证件,代收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喻建红最忙的时候,她还定点每月帮村里的几位五保户跑腿去镇上取养老金。

“骑车下乡既能接地气,也能从源头上杜绝‘无车不下乡、坐着小车转、隔着车窗看、来去一阵风’的形式主义,还能节省开支,把钱用到民生实事上。”灰汤镇党委书记黄果说,“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延续和褒倡的优良传统,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好了,“自带干粮”是不需要了,但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永远也不能丢。

黄果告诉记者,“单车干部”进乡村,群众看得见影、听得清声、有事追得上人,乡村工作也更具成效。他举例说,在信访问题化解走访活动中,全镇梳理了3年多来的信访件合计474件,截至今年10月30日,已息访427件,化解率90%。(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麟 谢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