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长三角]上海嘉定区引领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
2019-12-10 14:00:44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林瑶 |
到上海市嘉定区采访长三角一体化,就像在翻阅嘉定的“朋友圈”。 “朋友圈”中最重要的两个好友,是江苏省苏州市的昆山、太仓。去年,三区市签署协议,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今年,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写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高质量的协同创新链 “强调一体化,就不再是一个市、一个区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形成协同创新的链条。”嘉定区政研室副主任李伟说,要让科技创新的要素和资源在三地间更好地流动,帮助企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跨区域对接、合作,形成产业化、一体化的区块。 李伟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嘉定就被命名为“科学卫星城”。现在区内仍有1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3个科研中心和2个科研产业基地,50多名院士和2万多名科研人员常驻。不仅如此,驻区高校院所相关企业400余家,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嘉定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链条的关键一环。”李伟说。 刚刚入驻嘉定两年的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链条上的受益者。这家公司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与江苏悦达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研发中心设在嘉定,核心研发成员均来自中科院微系统所,而生产基地则散布在江苏各地。 “之所以要把研发中心设在上海,就是因为离微系统所很近。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科研成本,也避免企业跑许多弯路、错路。这个优势是无法比拟的。”烯望公司董事长张正林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如果说科创是开端,那么“飞地”和“联盟”则是链条终端。 方兴未艾的“飞地”模式,让3个相互独立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资源互补、协调发展。苏州在嘉定设立“科技创新(研发)园”,而嘉定则在苏州设立“嘉昆太科创产业园”,入驻企业享受两地同等政策服务,跨区合作,利益共享。 “联盟是指建立嘉昆太产业链创新联盟。”嘉定区发改委负责产业规划的汪汭淼介绍,联盟意在构建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通过联盟,嘉昆太三地将共同打造汽车全产业链。同时,探索建立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等4大产业链创新联盟。“这是一次促进市场要素资源自由有序流动,促进创新政策供给的有益尝试。”汪汭淼说。 全方位的资源共享链 在嘉定区科委办公室,工作人员黄纯熟练地打开“长三角科技双创券服务管理平台”,庞大的系统在她指尖上运转如飞。黄纯介绍,该平台的共享资源涵盖多地的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130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1705台,创新创业服务项目309条。三地企业可以在这个“资源池”中进行选择,并使用“双创券”购买相应服务。 “这相当于派发三地通认的科创‘粮票’。”上海嘉定区科委副主任金世珍表示,平台刚刚建立一年时间,已有1369项服务资源入库,共有147家企业申领了额度为1470万元的科技“双创券”。通过这种创新,三地率先实现科技资源、科技服务的互联互通、合作共享。 一张“双创券”,将不同地域间产业链上下游紧紧连接在一起。 江苏尚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曾遇到过碘化铯阵列产品开发难题,就是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解决方案。他们发现上海硅酸盐所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精密加工非常“对路”,马上联系该所进行重大技术革新,实现成品率的飞跃性提升。 “在嘉定设立研发中心,关键是能够找到最适合的研发人才。”久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吴旭浩尝到了人才资源共享的甜头,“公司研发部门迁到嘉定不到一个月,就与多年想引进的激光专业人才团队达成合作协议。” 一张“人才网”,吸引了三地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将“最强大脑”落户嘉定。 “我们还将推进三地科研人才联合培育工作,明确嘉昆太科技人才培养合作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单位,探索异地研发孵化,驻地招才引智,发挥人才优势,推进三地协同创新。”金世珍说。 同频率的服务供给链 三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打造了服务链上3个关键词:平台、信用、资金。 嘉定的品牌活动——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就是重要“平台”之一。 这个平台吸引了长三角地区13个城市的161家企业、10家高校参展,平台“服务包”发布了企业技术需求500余项,可交易各类专利200项,达成技术交易13项,金额超过2500万元。 “跨区域合作,企业信用问题就是‘肠梗阻’。”汪汭淼介绍,为打通这个“肠梗阻”,三地签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在环保和产品质量两个重点领域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明确黑名单认定标准,完成三地红黑名单信息交换并开展信用平台实时联动工作。 为方便三地企业融资,嘉定联合其他城市发起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上海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努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重点产业深度融合。李伟介绍,“上交所企业上市服务嘉定工作站”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为嘉定量身打造的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金融资本与三地实体经济有效对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磊 吴凯)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