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

2020-01-10 18:49:10 赵剑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中国之治。中国之治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历史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保证我们在根本性问题上不出现颠覆性错误,这是中国之治得以实现的根本奥秘所在。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述了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几个方面,最核心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和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当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重要的就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有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等。其中,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决定》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与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激发全党和全民的创造活力,又可以集中全党思想和智慧,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避免西方政党固有的相互掣肘、扯皮乃至政党间恶斗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的痼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发挥党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保证全国上下一盘棋,充分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赖于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在新时代,我们党要着力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确保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梦想的航船胜利前进。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指引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之治得以实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之所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占据了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理观、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是党的科学决策、科学执政的理论基石;另一方面,它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丰富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彻底解决了党的思想政治路线问题,为全党全军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创造了思想政治前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革命者的清醒头脑和精神状态。在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整党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同时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对腐败零容忍,使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可见,发现和纠正党自身的错误,进行自我革命伴随着我们党的整个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党通过自我革命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党所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是中国之治得以实现的重要密码。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中国之治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反对本本主义、教条僵化思维,面向鲜活的不断发展的时代和生活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例如,准确地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作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了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成为党和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创举;从时代和实践发展需求出发,先后作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些诸多理论创新成果紧密反映时代和实践变化发展的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之治得以实现的理论支撑。

善于把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并把创新的成果制度化,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以经济制度为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解放被传统体制束缚的生产力,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改变原来“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从界定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或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到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9年3月,将这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正式写入宪法。《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理论每创新一步,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就前进一步,这是中国之治的鲜明特点。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认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发挥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作用是中国之治实践逻辑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以救亡图存为使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孕育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了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凝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正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文化纽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避免了因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开放条件下带来的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观念多变多样可能产生的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的缺失。

坚持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实现社会有效整合。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它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同时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为此,党和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扶贫等发展政策和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差距,努力实现社会的基本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和共享发展理念,赋予共同富裕以新的时代内涵:“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发展首要的就是消除贫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关键是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特征,是防止两极分化、社会撕裂、国家动荡,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一个显著优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前进道路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始终不动摇,人民军队把这一条当作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到军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如坚持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坚持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完善党领导军队的组织体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靠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主体,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中国之治得以实现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勤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内在基因和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他在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可以说,改革开放最成功之处就是激发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人不仅勤劳,更富有智慧。中国人的智慧在当代首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上,中国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体现在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诸多中国方案,如面对日益复杂和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人的智慧体现在独特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上,如青蒿素、杂交水稻等为世界人民健康和幸福做出巨大贡献,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人的智慧体现在中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如“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些思想在当今对治国理政和全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赵剑英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