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救治失败,怎样与挫败和自责抗争?
2020-02-19 13:14:02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责任编辑:蔡秀明 蔡秀明 |
他们是逆行的白衣天使 他们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 可他们也是普通人 面对疫情危机和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 医护人员同样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如何帮助身处防控一线的他们 进行心理减负、对抗压力 中国之声特别制作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 今天邀请到的心理防护专家是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 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建青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种病房的状况最令人揪心,那就是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每天与病魔做斗争,有些患者甚至在生死边缘徘徊。而这不仅考验患者,也考验着医护人员。面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一心想救治他们,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在这期间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反应? 马建青:“跟一般人比,他们可能会更多的面对生和死的问题,他们会更加地焦虑和恐慌。一方面他们很想帮助患者,很想抢救患者。但是有的时候无能为力,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一些病人就这样离去。所以他们会经历更多心灵上的煎熬,甚至承受更多内心的痛苦,有一种无助的感觉。他们比一般人要更强烈一点。他们实际上处在一种危机状态,会比一般人更加焦虑、更加痛苦。” 一线医护人员竭尽全力地救治病人,努力地降低病死率。救不活是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每个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经历了抢救全过程的医护人员,这个时候的无奈感、挫败感会达到一个顶峰,如果挫败感过重会产生哪些问题,如何引导他们从这种挫败感中走出来?在休息的时候,怎样提高休息的效率? 马建青:“他们一方面经常要安慰自己,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有些东西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另一方面我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休息,不能老是长时间的工作,否则工作强度太大,在面对病人生和死问题的时候,心理面对的压力会特别大,时间长了会受不了。所以,我建议在重症病房里面待的时间不能够过长,工作一段时间可能就要调换,让他能够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面去跟人交流,让自己休息,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休息的时候最好暂时跟这件事情隔离,工作和生活把它区别开来,要强制地让自己从这样的状态中间隔离出来。每个人都有调整自己的方式,比如说有的人是运动,有的人是去吃点东西,有的人听轻音乐,有的人去聊天,都是比较好的调整自己、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患者的心态十分重要。面对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往往不光要给他们治病,还要给他们加油打气,树立信心。但在遇到病情恶化、反复的时候,医护人员也会有心理波动。那么,我们的医护人员如何给自己加油打气? 马建青:“面对这么大的疫情,每个人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反应,所以医护人员首先要让自己意识到‘我有这样的反应’是一种正常反应。我们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有强大的力量,要相信自己内在是有力量的,是可以去应对这些压力的。只要愿意去应对,内在的力量就会被开发出来。另外,要积极地去做一些活动,包括聊天,寻求一些社会支持,做深呼吸,或者去睡觉。当他们感觉到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现在全国各地有很多这样的心理热线,都非常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