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中新时评:观中国经济 应回归常识

2020-03-06 11:21:04 李晓喻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观中国经济 应回归常识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越是莫衷一是之际,越需回归常识。

时下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会在疫情“风暴”之下一蹶不振,恰恰是忘了几个基本常识。

常识之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时间。持续时间越长,经济蒙受的损失往往就越大。

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之所以果断采取一系列空前严厉的手段加强防控,不惜部分经济活动短期内“冻结”甚至“停摆”,正是为了能尽早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给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完成全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留出更多空间。若只看到中国经济眼下承压,注意不到它正为未来积蓄能量,无疑失之偏颇。

常识之二,任何经济体都是一个有机系统,都有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增长趋势。外部冲击只能使经济暂时承压,不会彻底打乱其前进步调,更不会摧毁其发展根基。

纵观人类社会近百年历史,没有哪个大国因大疫经济从此裹足不前,一般都是在疫情消退后几个月内即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连日来中国复工复产进度日益加快,民众“报复性消费”的需求不断累积,亟待释放。有理由相信,一待疫情结束,中国经济将重现活力。

常识之三,当经济面临冲击和挑战,政府必将加强宏观调控,不会无所作为。

中国现已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并推出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如对中小微企业减免税费,加大信贷支持等。

目前,中国是少数几个货币政策依然常态化的国家之一,赤字率也一直严格控制在3%以下。这意味着,相比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稳经济增长的政策工具和空间更加充足,下一步可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有机结合,形成更大合力,以足够的力度和节奏对冲疫情影响。

常识之四,从中长期来看,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最重要的要素。

这三个方面,中国的优势都没有动摇:多年积累的资本不会因疫情“灰飞烟灭”,其积累的方式和更新的速度更不会发生根本性转折;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储备依然雄厚,劳动力供给量仍为世界第一;技术研发和创新不仅未因疫情放慢脚步,反而越发加快。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都在此次疫情中大放异彩。

由此观之,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要素还在,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空间也还在。中国经济不会被“雨打风吹去”,这不仅是基于以上常识作出的判断,也将为事实所证明。(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