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 | 总书记15年后重到“两山论”诞生地,有何深意
2020-03-31 21:54:58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林瑶 林瑶 |
春回大地花千树,万物勃发绿盎然。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同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 村口的一块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悄然记录着发生在余村的“绿色跨越”,也记录着习近平总书记与余村的“绿色情缘”。 那是15年前。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来到余村考察。当听说余村关停了污染环境的矿山,开始搞生态旅游,打算让村民借景生财时,习近平十分高兴,肯定他们的做法,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9天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评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15年来,“两山”理念从一个小山村走向全国,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习近平考察舟山市一处规划建设中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时语重心长地说:“这很好。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两山”理念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两山”理念指引的是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发展。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能动地适应、有效地利用、合理地改造时,得到的往往是大自然的加倍回报和恩惠;当人们破坏性、盲目性、掠夺性地向自然索取资源时,得到的往往是无情的惩罚和报应。 “两山”理念指引的是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只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让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实绩。 “两山”理念指引的是造福人民的发展。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福建宁德依靠林果产业摆脱贫困,到浙江湖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从新疆阿克苏在昔日亘古荒原上建成一道绿色长城,到甘肃八步沙实现“沙逼人退”向“人进沙退”的绿色转变……越来越多的事实,验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力量。 安吉余村既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复苏的现实写照。眼前,全国复工复产的引擎如何加速重启,疫情冲击后的中国要接续怎样的发展?总书记亲临一线,把舵定向,带领我们一手抓战疫,一手抓发展,让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保持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断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纵深,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中国一定能更亮丽。 一个小村庄,见证着一个重要理念的诞生,也辉映着美丽中国的未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