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战“疫”说理】加强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2020-04-09 16:54:39 张艳涛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深刻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及时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人民战争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心理重建的重要内容。

第一,良好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不仅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稳压器,也是新时代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的推进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中社会心理的疏导与人文关怀,注重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及时平复不良情绪,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心理防线。如何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湖北和武汉等疫情严重地方的群众自我隔离了这么长时间,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继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筑牢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心态,可以增强包括医生在内的社会大众的心理免疫力,提升社会公众应对疫情的信心。同时这种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能够减少疫情期间的社会矛盾,为抗击疫情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第二,健全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疫情突发,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当重大疫情发生时,部分民众难免会产生恐慌和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造成抑郁、愤怒,导致应对失当和行为失常等后果。因此,心理援助与干预是疫情期间公众都需要的。个体对疫情的认识和解释、个性特征、亲人和朋友给予的支持程度、适应能力等因素不同影响,每个人对危机反应的外在表现不一样。如果长时间待在室内,可能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出现频繁刷手机、作息紊乱等情况,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骤然改变带来的不适。疫情面前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高度重视。如果心理不健康,问题会层出不穷,为此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社会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使每个受疫情影响的人都能拥有安定安宁的心。

第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战“疫”成功和社会心理重建的重要方面。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理性平衡的心理,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从个人层面来说,要保持理性平和,对疫情有科学认知,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不偏听偏信、不盲从跟风、不信谣传谣,坚定战胜疫情信心,这有助于建构现代心灵秩序;从社会层面来说,要涵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这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进行专业有效的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这既有助于凝聚力量、提升中国精神,也有助于展示文明的中国力量。经历此次疫情的严峻考验,我相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难点会逐渐明晰,国人也会逐渐成熟和理性,社会也会更加有凝聚力。

总之,疫情是人类无从避免而又必须面对的突发现象,正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检验和展示着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民的精神面貌、党的动员组织能力和民众的现代素养。疫情终将过去,重建工作也将展开。中国通过对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相信社会成员个体生命的理性自觉和社会凝聚力将得到有力提升。

(作者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