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后怎么管好师生健康?疫情防控有什么新招?福建这样回应!
2020-04-22 20:46:07 来源:观八闽 责任编辑:蔡秀明 蔡秀明 |
4月22日下午 福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发布会邀请福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叶灵,福建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荣生,福建省人社厅副厅长吴小颖,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文忠,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做好复工复产复学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等相关情况做发布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开学复课 福建高三、初三已经陆续开学复课 发布会上福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叶灵介绍,全省494所高中校20.8万名高三年级学生4月7日首批先行开学,全省1700多所初中校43.3万名初三学生4月20日、21日陆续复课。目前,各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琅琅书声重回校园,迄今为止,全省校园持续保持安全稳定、无疫情纪录。 做好校园疫情防控 福建教育系统做了这些工作! 叶灵表示,开学前后,福建全省教育系统在卫健、公安、交通、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以下几个举措联防联控,让高三初三开学总体平稳有序,开了个好头。 一是守住一个关口。严格执行教育部“五个一律”、省委省政府“十个不放松”“十二个加强”等防控要求,守好校园这个关口。开学前,全面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严禁师生提前返校,对教室、食堂、学生宿舍区等校园公共场所、设施设备全面保洁消毒。开学后,继续以最严格的措施控制人员进入校园,学校设置入校体温检测专门通道,师生入校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并佩戴口罩,发热人员、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校内人员严格执行外出审批或备案制度。 二是盯住两个群体。严格按照“人盯人”规定执行,织紧织密“网格化”健康管理网络,全面摸清全体师生员工及涉校人员的健康状况,建立动态跟踪台账,确保信息全覆盖、无遗漏、真实准确,坚决杜绝任何人带病带隐患返校到岗。对来自重点地区或有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亲戚接触史、体温有异常或有疑似症状等师生职工,或者共同居住家庭成员中有上述情况的,建立动态跟踪表册,一人一册,落实医学观察措施,免费进行核酸检测;对学校食堂、安保、物业、校内工程等后勤涉校人员,全面纳入重点人群管理,逐一开展全面健康状况精准筛查,在上岗前免费开展核酸检测。比如,高三开学前,泉州市有11个县(市、区)安排教职员工入校前全员核酸检测,检测人数12165人;9个县(市、区)安排重点学生群体进行入校前核酸检测,检测人数18000人;石狮、晋江、安溪3个县(市)安排高三学生全部做核酸检测。漳州市全域安排高三、初三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检测人数3698人。 三是强化三项措施。强化疫情监测。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学校开学后坚持每日疫情监测,准确掌握返校人员的健康状况,做好进校体温检测、晨午检、缺课缺勤登记追踪等制度,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强化全链条管理。建立完善学校师生员工从入校到离校有关场所管理、教学组织、应急处置等各环节的衔接和全过程管理,严控校园内聚集性活动,强化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落实错峰小班教学、分散住宿、错峰就餐等各项措施,健全巡逻巡查、及时整改制度,确保教育教学管理秩序平稳有序,符合规范要求。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对全体师生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关键岗位负责人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的执行力。注重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高三、初三开学第一天组织学生收看“复学第一课”电视特别节目,钟南山院士为家乡学子寄语,引起热烈反响。 四是压实四个责任。压实属地责任,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开学工作纳入当地疫情联防联控体系统筹推进、重点落实,教育、卫健、公安、交通、工信、市场监管、社区等部门协同配合、强化联防联控,通过逐校评估审核、指定挂钩医院、完善应急处置、排查安全隐患、开辟专线公交等方式,共同创造和保障学校平稳有序开学;压实教育行政部门主管责任,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能力、提升协调各方水平,做到统筹谋划有序、周密部署有为、组织协调有力、督促落实有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压实学校主体责任,细化校园管理、健康筛查、体温监测、食宿安排、教学组织、应急演练等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开学防控组织严密、管理科学有效;压实家庭个人责任,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引导家长按规定报送健康信息,严格落实家校“点对点”出行,共筑家校安全网。 福建将有序推进高校、中职、中小学陆续开学 叶灵表示,福建省高三、初三年级先行开学、顺利开学,为其他学段开学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尽管福建省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向好,但防范输入性病例导致的疫情扩散和蔓延形势依旧严竣,出现本土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始终存在。省教育厅将慎终如始,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审慎、有序推进高校、中职、中小学校等其他学段的开学工作,守护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确保学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如何做好师生员工健康管理? 叶灵介绍,确保师生员工健康管理信息真实准确有效,是做好师生健康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防止疫情向校园扩散的重要前提。对此,福建教育部门主要了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要求学校通过政策宣讲、案例分析等适当方式,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增强法治意识和观念,主动配合、如实申报个人健康信息,确保信息及时准确、真实有效。 二是实行承诺制度。全面实行健康信息书面承诺制度,要求所有人员逐一签订承诺书,严格报告纪律,对不报、隐瞒、谎报信息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三是开展重点核查。要求各地各校对来自重点地区或有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亲戚接触史、体温有异常或有疑似症状等情况的,以及学校食堂、安保、物业、校内工程等后勤聘用人员逐一开展健康状况精准筛查,落实医学观察措施,免费进行核酸检测,杜绝任何一人带病带隐患返校到岗。 四是家校密切配合。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适当方式召开家长会等途径,切实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畅通沟通渠道,让全体学生家长提高疫情防控认识,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健康信息报送,督促学生严格实行上下学家校“点对点”出行,共筑家校安全防护网络。 对学校后勤人员开展免费核酸检测 食堂、安保、物业等后勤保障人员大多租住在校外,流动性较强,管理难度较大,随着学校开学复课,这部分人员也将返校上岗,为学校师生正常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叶灵表示,对这一群体,福建教育部门始终高度关注,将其纳入健康管理重点人群进行严格管理。 一是实行“人盯人”健康管理。将食堂、安保、物业等后勤人员纳入学校返校人员名单,同返校师生一样落实健康管理各项措施,逐一开展全面健康状况精准筛查,建立健康信息台账,并实行健康“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健康管理全覆盖、无遗漏、真实准确。 二是开展核酸检测。对学校食堂、安保、物业等后勤人员,在上岗前免费开展核酸检测,确保每一个返校人员都是健康的,杜绝任何人带病带隐患返校到岗。 三是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全体返校后勤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制度、个人防护、卫生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落实好各工种岗位日常防控制度,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制度落实到位。 四是加强校外活动监管。要求学校加强后勤保障人员校外活动监管,督促其不参与聚餐、聚会等群体性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创造条件安排后勤保障人员住在校内并进行封闭式管理。 疫情防控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福建“海陆空”管好入闽口岸、关口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文忠 焦艳摄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文忠在发布会上介绍,福建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将“防境外输入”作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管好本省口岸。民航方面,福建交通部门严格按照航空口岸境外人员入闽管控规程,逐一筛查所有到港旅客身体状况,查验健康申报、了解境外旅居史,分类转送所有到港旅客,实现航空口岸境外人员入闽集中隔离闭环管理。港口方面,我们制订了水上入境人员防控细则,出台《水路口岸入境船舶疫情防控工作导则》《沿海内贸船舶人员防控工作通知》,严格落实海上运输船舶管控措施和港口区域巡查检查,加强对靠港船舶上下船人员登记与身份识别,做到“逢船必查,全程管控”。同时,加强与涉陆路口岸省份沟通协作,有效摸排跟踪陆路口岸入境涉闽人员情况。 二是做到关口前移。在做好本省口岸管控的同时,省交通运输厅还根据疫情防控的总体态势组建了27个驻外工作组(小分队),赴省外各口岸开展防境外疫情输入工作。各工作组(小分队)主动与当地防控指挥部或联防联控机制沟通对接,建立信息收集、人员排查、应急处置等机制,克服人地生疏、条件简陋等困难,不惧与集中医学观察人员接触风险,截至4月21日共摸排涉闽人员经省外口岸入境2604人。 三是落实全流程管控。省交通检疫组成立境外疫情防控信息专班、省外专班、省内专班、综合专班,4个专班24小时不间断运转,对境外入闽人员信息进行多渠道收集、点对点推送,通过信息比对、信息核查、信息研判,实现信息闭环,指导督促各地现场防控协调小组严格执行入境人员转运工作规定,落实“点对点”运输,全链条抓好境外入闽人员管控措施。 如何做好湖北籍人员入闽工作防疫保障? 日前,离鄂离汉通道管控措施已经解除,大批湖北籍人员来闽工作,如何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发布会上,雷文忠介绍了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具体的防疫保障措施: 一是实施闽鄂健康码互通互认。对通过道路客运方式进入福建省的湖北籍乘客,凡持有湖北省健康码“绿码”的,施行“亮码通行”,做到互通互认,安全有序流动。 二是保障进出湖北通道顺畅。福建省入鄂入汉省际客运班线已全面恢复正常运营。省际包车也已恢复并实行快速审批。交通部门及时掌握离鄂离汉车辆入闽情况,加强道路交通疏导,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发布路况信息。 三是做好交通工具消毒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好汽车站、客运码头等重点场所及公交、地铁、轮船、汽车等密闭交通工具的通风消毒措施。严格把好驾驶员从业资格关、车辆技术状况关,落实人员培训、日趟检等制度。强化车辆动态监管,及时纠正车辆超速、超范围运营、不按核定线路行驶等行为,保障道路客运安全。 有序组织跨区域流动农民工返闽返岗复工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吴小颖在发布会上介绍,福建省是农民工输入大省,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福建省各级人社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会同公安、交通运输、卫健、中铁南昌局集团等五部门,在全国较早联合组织开展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通过“点对点、一站式”包车、包列、包机专门运输方式,保障成规模、成批次外出的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 各地按照“三确认”(确认农民工身份、工作岗位和健康状况)、“七对接”(输出输入地工作人员对接、企业岗位征集对接、务工人员收集对接、健康管理对接、车辆对接、落地对接、移交对接)工作法,打通农民工出门“最先一公里”和到岗“最后一公里”,做到“输出有组织、健康有检测、承运有防护、到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保证了农民工“从家门到车门,从车门到厂门”的安全有序返岗复工。 自2月13日启动至4月20日,福建省已累计包机(专线)87架次(包机数量名列全国第一)、专列(专厢)18趟次、专车3246辆次,接回返闽返企农民工7.84万人,有效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福建省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得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务院扶贫办和人社部充分肯定。 民生保障 福建民政服务机构正有序恢复服务秩序 福建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荣生在发布会介绍,目前,全省民政服务机构正在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领导下,有序恢复服务秩序。截至4月21日,全省累计接收返入院老人、儿童3876人,占需入院数的64.3%;返岗工作人员1412人,占需返岗数的73.42%,各级救助管理站对151名进站受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众全部进行了核酸监测。核酸查测进站救助的流浪乞讨等困难群众151人。 赵荣生表示,返院具体时间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依据防疫工作需要进行确定,允许返院后,有返(入)院意愿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可在向所在民政服务机构提出预约申请,并出具健康码,如实填报个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健康和活动信息,出具健康码,经排查评估、签署返院承诺书后可收住。其中,经2次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或已落实14天隔离观察、无发热症状的,或已落实14天隔离观察、无发热等症状的,可直接接收返(入)院住。非上述情况者,必须实行14天单独居住隔离观察后才能返回集中生活区。 这4种情形禁止进入民政服务机构 赵荣生说,民政服务机构内人员密集、环境封闭,收住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感染的风险较大,疫情防控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有下列4种情形的禁止进入民政服务机构: 一是15天内入境回国人员或15天内曾接触入境回国人员; 二是与已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 三是有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疑似症状;四是无症状感染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如何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 赵荣生表示,随着全省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和境外输入疫情的影响,强化社区防控服务,推进网格化管理,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工作显得愈发重要。各社区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守严守好防区防线。指导各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作用,推动“三社联动”下沉社区(村)进行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0.6万名社区工作者、2443家社会组织、7000多名社工专业人才、65万名志愿者投身社区(村)防控一线。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管理,为社区(村)防控创新赋能,许多地方将闽政通APP的“八闽健康码”运用到复工申请。截至目前,在线制码超过850万个,亮码通行超过3600万人次。 二是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政策。陆续出台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的系列措施,强化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困难职工、困难党员等10类群体的帮扶救助。至3月底,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9.5万人次,使用资金6691.37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8和22.5个百分点,其中救助非户籍地对象126人次。近日,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等六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3月至6月,对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明确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重点优抚和“革命五老”人员等保障对象,以及阶段性纳入保障范围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阶段性提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全省平均标准预计由每人每月40元提高到80元)。 三是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持续加强关心关爱。出台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15条措施,强化落实激励保障措施,据了解,目前已有54个县(市、区)发放了社区工作补助。在守好社区防线、统筹工作力量的基础上,各地将分批安排持续奋战的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轮休、调休和补休。省民政厅还积极推动全省200多家社工机构开通了150余条心理咨询和援助热线,为社区(村)居民、一线工作人员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三大措施 防止贫困劳动力因“疫”返贫 吴小颖表示,针对受疫情影响,部分贫困劳动力存在返贫风险的情况,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采取三大举措,让贫困劳动力把饭碗端稳端牢。 一是“点上+面上”齐发力,叠加政策效益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面上出台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同时,在点上强化举措支持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奖补推荐就业。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个人推荐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标准最高可达每人2000元。 奖补吸纳就业。鼓励当地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每吸纳一个贫困人口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即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元,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还可享受每人每年约9000元社保补贴。 奖补提升技能。鼓励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对新招和转岗贫困劳动力纳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省级财政给予每人一次性生活费补贴300元,培训合格还可按规定享受500元至3000元的技能培训补贴。 二是“线上+线下”齐发力,提升服务实效 线上发挥“互联网+”作用:依托“大数据”开展人岗匹配分析,给予每名贫困劳动力推送3个以上人岗相适的岗位信息。4月13日,在全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福建分会场中设立贫困劳动力专场,参会企业400余家、提供1.6万个岗位信息。 优化就业扶贫信息监测平台,开发“热力图”功能“挂图作战”,实时反映新增有就业意愿未就业、有培训意愿未培训贫困劳动力动态,督导帮扶就业。至3月底,福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有就业意愿实现就业80322人、就业率99.81%。 线下强化就业跟踪帮扶:针对有就业意愿未就业贫困劳动力,“一人一策”量身定制帮扶计划。在现有全省公益性岗位已安置贫困劳动力7772人的基础上,今年拟统筹新增2000个扶贫公益性专岗,兜底帮扶因疫情影响难以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对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在本年度内政策补贴期限届满的,补贴期限延长至2020年底,惠及贫困劳动力约2300人。 三是“东部+西部”齐发力,深化扶贫协作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云南、贵州、湖南、宁夏、四川等地签订省际劳务协作协议,推进这项工作。在闽宁劳务协作方面,发动闽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因人荐岗,为每一名入闽就业的宁夏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至少6个月的就业跟踪服务,对宁夏来闽就业贫困劳动力按规定给予每人1500元的交通生活补助和最高12000元的跨省就业奖补。 与甘肃省携手开展“输送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扶贫劳务协作。通过上述行动,2019年福建省人社厅一共实现了1281名宁夏籍、5539名甘肃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闽就业,今年计划帮扶22个省52万贫困劳动力来闽稳定就业。同时,加强对全国未摘帽贫困县的劳务对接力度,至4月20日,累计向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推送岗位信息1.46万条,已经达成就业意向3035人,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