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发挥好跨境电商稳外贸、促消费作用
2020-05-08 16:39:07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
5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同意在雄安新区、大同市、满洲里市、营口市、盘锦市、吉林市、黑河市、常州市、连云港市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上之前已经批准的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国已有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覆盖了30个省、自治区、市,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应对疫情冲击、稳定外贸基本盘、促进消费回暖的有力之举。今年以来,传统外贸方式受疫情影响较大,但跨境电商却释放出巨大潜力。在特殊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不仅有助于缓解疫情影响,助推国内消费回暖,更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稳定外贸的信心与决心。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是应对疫情的“减震器”。跨境电商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去中间化,使得中国制造直接面向国外的终端消费者,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渠道。此次疫情发生后,传统外贸方式受到较大冲击,但跨境电商逆势增长。疫情期间,跨境电商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全球供需匹配,提升了我国外贸的全球供应链集采能力。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174亿元,同比增长36.7%。比如:“赤峰全球购”APP受到435万赤峰市民的追捧,通过它在线查阅、购买防疫品成为当地人的新时尚。此次我国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能大大促进跨境电商行业恢复回血功能,有助于冲减传统外贸受疫情的影响,也有助于更加精准的扶持外贸行业复工复产和正常贸易,支持企业疏解困难,疏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发挥好“减震器”作用。同时,试点城市和地区通过政策的先行先试,也会带动我国跨境贸易整体环境的改善。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是稳定外贸的“强心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跨境电商在稳外贸、稳企业、促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活动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外贸承压尤为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部分企业出口开始从线下转向线上,纷纷从事跨境电商出口,积极寻找新的企业客户,有效开辟了新业务、新市场,弥补了疫情给传统贸易模式造成的不利冲击,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能。当前,传统外贸依然受到疫情严重的冲击,需要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独特的优势,开展在线营销,实现在线交易,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以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外贸攻坚克难。而国家推出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有助于推广成熟做法和政策体系,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外贸行业克难前行,提速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步伐,既是稳定外贸基本盘、打造全球供应链的有力之举,也是给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注入一剂“强心针”。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是消费回暖的“催化剂”。跨境电商不仅是带动中国外贸出口的新业态,也是满足国内居民消费升级的新渠道。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提升,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购买进口商品、赴海外消费等行为逐渐增多,跨境电商成为国际消费的重要渠道。在疫情发生后,跨境电商压缩了传统贸易层层代理的诸多中间环节,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汇聚起来,增加了消费者的获得感,极大地刺激了购买欲,有效抵御了疫情冲击,助推了消费回暖,促进了经济稳步复苏。随着疫情防控的深化,跨境电商在促进供需对接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消费大数据让供给侧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会使企业增强市场敏感性,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扩容,将带动更多外贸市场主体关注国内市场,通过引进更加丰富多元的海外优质商品,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潜力,从而带动经济复苏进入“快车道”。 跨境电商的发展顺应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疫情的冲击。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一定能主动应变,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将短期之危转化为长期之机,为我国外贸稳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
相关阅读:
- [05-08] 构建“百千万”科创生态圈 兴业银行实施“芝麻开花·科创小巨人”培育计划
- [05-08] 今天,世界微笑日!6组笑对疫情的照片,哪张最打动你?
- [05-08] 电商助力“山货”俏销
- [05-08] 青年战疫 彰显青春底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