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牛马塘村的地瓜经(在希望的田野上②)

2020-05-13 12:25:47 王伟健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核心阅读

脏乱差的“空心村”,转身成为美丽的“网红村”;以往几毛钱一斤的地瓜,如今变成帮助村民致富的“金瓜瓜”。

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牛马塘村原本是个偏僻的村落,近年来围绕着小小地瓜做文章,走出了一条乡村生态资源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的路子。

小小地瓜,从每斤3毛多卖到了10块多——短短两年多,一个仅有200多人的偏僻“空心村”,靠着一个个地瓜,变成了小桥流水、姹紫嫣红的“网红村”。

2017年,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牛马塘村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两年多来,牛马塘村围绕本村地瓜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生态资源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的融合发展之路。

“种了一辈子地瓜,没想到,到老了还能靠着这一个个小小的地瓜,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就像做梦一样。”村民余小年脸上挂满了笑容。

凭着极佳生态资源,种出了超出一般价格的地瓜

道路坑坑洼洼的,河水臭熏熏的……回忆起第一次进村考察的场景,袁晓羽记忆犹新。2017年,通过上兴镇人民政府的招商引资,企业家袁晓羽带着资金和团队来到了牛马塘村。

第一次进村,她有些迷茫。“这么偏僻的地方,基础又这么差,要建设美丽乡村,该从何入手?”但当袁晓羽看到周围漫山遍野的绿色时,她感觉有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给了我不少灵感。”

牛马塘村几乎家家户户种地瓜。袁晓羽得知,村里土壤富含硒元素,长出来的地瓜软糯香甜。她当即有了个构想:何不以“地瓜”为主题,将牛马塘村打造成“地瓜村”?

土壤好,地瓜却卖不上价钱,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牛马塘村村民。余小年与地瓜打了40多年交道,家里种了十几亩地瓜,是村里的种地瓜能手。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地瓜亩产4000斤左右,一斤能卖4毛钱已算不错,卖不掉的就晒成地瓜米,用来当饲料。“除去种苗、肥料和人工成本,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钱。”余小年说,这些年,村里种地瓜的人越来越少。

“牛马塘的地瓜是宝贝,绝对不止这个价!”在袁晓羽的设想里,有着极佳生态资源的牛马塘,一定能种出超出一般价格的地瓜。

“生态资源转换,需要科技力量。”在她的牵线下,牛马塘村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改良品种、优化种植技术,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建立了专门的地瓜种植基地,并请江苏省农科院的专家前来授课。

余小年家的十几亩地也全部流转到村上,他自己则通过应聘成了基地工作人员。“过去全要靠人工,如今,插苗、施肥、除草、施药等,全程都是机械化。”他说。

说起新品种的种植窍门,余小年讲得头头是道:“都说地瓜好种,但这些新品种可娇贵着呢,长出来的藤颜色都不同,红红的,直径只有原来的一半,稍不留神就会折断,多余的根要及时清除,否则长出来的地瓜口味就不好了。”

经过村民精心培养,2019年秋天,地瓜种植基地赢来第一场大丰收,60多亩地,产出了黄色、浅红、深红、玫瑰红等十几种颜色的新品种地瓜。“藤嫩嫩的,还能当菜吃,地瓜挖出来就能吃,比梨子还甜。”余小年说。经过包装后,新品种地瓜一斤能卖10元,供不应求,游客纷纷掏钱买,当天就卖出去了500多斤。

“和地瓜打了一辈子交道,这种热闹场面还是头一回见。”地瓜卖上了好价钱,余小年笑得合不拢嘴。如今,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农业技术培训,技能多了,收入也高了,他每个月都能赚到3000元以上,年底基地还有6000多元的年终奖。

村庄环境整治,小地瓜做成大产业

优质地瓜种出来了,发展美丽乡村,环境脏乱差不行。牛马塘村又盯上了村容村貌。上兴镇邀请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规划,逐步整治,铺设污水管网、修建河堤驳岸、整治黑臭水体、新建垃圾岗亭、推行垃圾分类……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消失了,划着红黄蓝三色线的“1号公路”穿村而过,村内道路四通八达,道路两侧种上绿植,房前屋后铺上草皮。

村里设施焕然一新,不仅有村民议事大厅、游客中心、薯文化博物馆,还有咖啡馆、酿酒屋、艺术家工作室等,处处流露着质朴的文艺范儿,充满了田园诗意。

“走,到咱家尝尝地瓜甜品!”在牛马塘村村口,村民易景明拉着记者就往家里走。他摆出一桌丰盛的“地瓜宴”:有地瓜饼干、地瓜包子、地瓜蛋糕……易景明告诉记者,过去村民只是种地瓜,现在,村里将小地瓜做成了大产业。

村民王岳彪家的“地瓜酿”人气很旺,游客来了都想亲口尝尝甘醇的地瓜酒。王岳彪今年59岁,过去是一名电焊工。2018年,王岳彪听说村里推行“一户一品”正在物色经营者时,立马辞了外地的行当,回到村里签约经营地瓜酿。

100斤地瓜通过发酵、蒸馏等工序,能产出30斤左右的地瓜酒,比单靠种植要赚钱得多。“多的时候,每天要接待上百批游客,一年下来销售额达到了100万元。”王岳彪说。

咖啡馆“薯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村里请来糕点师傅,开发了地瓜奶昔、紫薯谷奶等多款甜而不腻、清爽可口的地瓜饮品,一杯卖到30元。游客还可以品尝地瓜冰激凌、地瓜面包、地瓜凉粉等。“薯院”第一年营业额就达150万元。

除地瓜深加工以外,地瓜产业衍生出的文创产品也很受欢迎。牛马塘的“地瓜村”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行走在村里,随处可见各种可爱、呆萌的地瓜造型:休闲座椅、配电箱、垃圾箱……

袁晓羽告诉记者,去年,牛马塘村开发的地瓜系列产品有数十种,接下来,村里还将开发地瓜护肤品、地瓜保健品等,让地瓜产业链更全。小小地瓜已然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瓜瓜”。

青壮年回乡就业,“空心村”热闹起来

走进牛马塘村宽敞的村民议事活动大厅,门口的几张旧照片格外显眼,破败不堪的土坯房、歪歪斜斜的电线杆……说起牛马塘村的过去,易景明百感交集。

以前,村里的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劳动力外出比例达90%,人口流失极为严重。而现在,曾经“脏乱差”的偏僻村落,成为处处皆景、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

地瓜产业兴旺了,牛马塘村也变美了。寂寥的村庄热闹起来,处处是商机。在村里就能找到好工作,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就业、创业。

牛马塘村的卡通地瓜宣传画,很多出自村民王娟之手。2017年,王娟大学毕业后在常州市区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月薪近8000元。眼瞅着牛马塘村发生的变化,王娟有了回乡工作的想法。

2018年底,正好赶上村里招聘平面设计员,王娟考虑再三,决定辞去市区的工作,回牛马塘村。“村里工资虽然低一点,但发展前景更好。”王娟说。

今年3月开始,她又运营起一家微店,专门销售牛马塘村的地瓜系列产品,包括地瓜曲奇、地瓜盾牌饼、紫薯仔、富硒地瓜粉等近30款地瓜土特产,第一个月销售额就已过万元。她还开始做市场调查,打算跟朋友合伙办地瓜主题民宿。

袁晓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虽然游客变少,但地瓜产品销售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4月18日,溧阳茶叶节在牛马塘村拉开帷幕,全程网络直播,当天,主办方对溧阳的土特产进行线上推介,短短十多分钟,牛马塘村地瓜产品的销售额就达8000多元。

袁晓羽说,这给了她很多启发,村里已经有了一支100余人的乡村振兴开发团队,其中不乏信息技术、品牌策划、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人才。接下来,村里将引导村民发展直播带货等新型业态,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并走进牛马塘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