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脱贫摘帽之后丨贵州惠水: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异地搬迁后的美好生活

2020-07-12 13:45:5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林瑶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2014年末,全省贫困人口623万,数量居全国第一。根据“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从2016年开始,贵州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易地搬迁。一批接一批居住在贫瘠大山里1万多个村寨的农民,揣着他们的土地使用权证,携家带口搬入城镇,成为有土地的城里人。推动这次大搬迁的,是有组织的国家力量。

离开贫困山区,住进城市新居,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这也仅仅是开端。不但要搬得出,更重要的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而这就是脱贫攻坚的持续任务。

贵州省惠水县县委书记  万庆华:过去啊,从山上搬到山下,不能很好地解决群众长远的生计问题,所以我们新一轮易地搬迁扶贫,重点往县城和工业园区进行集中的安置。关系到搬迁成败的就是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学、就医这么一些问题。

徐明霞以前在外地打工时,学了一手裁缝手艺。3年前,贫困的婆婆家享受易地搬迁,搬进了惠水县城。徐明霞回到惠水,还在一家扶贫车间当上了主管。

贵州省惠水县搬迁群众 徐明霞:我现在就是很稳定了,我有四千多元(工资),我一下班回去,就能看得到我家宝宝,还有我公公婆婆,那就是一家人,虽然我在里面加班很辛苦,但是我回去看到他们以后,我就一点都不辛苦。

惠水县先后建成8个扶贫车间,以加工业为主。通过培训就可以快速上岗,吸引了很多贫困家庭的留守妇女。现在,跟着徐明霞学裁缝手艺的乡亲越来越多。

贵州省惠水县搬迁群众   罗芳琴:以前的生活没现在好,在家里没事做,带几个娃,(生活)也不好。

贵州省惠水县搬迁群众  陈德云:我房子以前是木房,一阵大风把我的房子吹倒了。我身体又不好,赚不到钱。现在好,现在比以前乡下好得多。

贵州省惠水县搬迁群众  杨清贵:移民搬出大山了,手提行李住新房,看病就在家门口,儿童送进新学堂,户户有人去上岗,两不愁来三保障,全靠政府扛大头。

记者:这是你自己写的?

杨清贵:啊,我写的。

记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杨清贵:因为我心里高兴,搬来这里以后,觉得对比家乡以后,很好,那么就写了这首诗。

仅用三年时间,贵州全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0万人,95%的搬迁群众实现城镇化安置。惠水安置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万7千多人。

2019年,惠水县整体脱贫。搬迁安置社区中,已没有一个贫困户。脱贫后的搬迁群众,对医疗、教育条件的改善更加关注,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脱贫攻坚持续的任务。

贵州省惠水县搬迁群众  杨清贵:原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家乡,大大小小的病要跑到18公里的地方去买药,搬来这里以后,人不舒服,我立马几分钟就到医院。

惠水县搬迁社区医院,对搬迁来的老人推行定期免费体检,还要逐步为他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开展一对一的健康管理上门服务。

惠水县投资1.2亿元建成了搬迁安置小学,选派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搬迁群众子女进行单独的学业和心理辅导。

贵州省惠水县搬迁安置小学学生  罗浪微:以前我们的学校特别小,它没有操场、美术室、音乐室,来到这边,体育课也有,美术课也有,音乐课也有,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学校有社团活动,我是参加那个葫芦丝社团。

从深山走进城镇,是一次命运的转变。面对新的生活,这些从大山走出来的移民,也在适应,也在学习。

贵州省惠水县搬迁安置小学学生 罗浪微:有一次我家来了那些老家的亲戚,上厕所就叫我妈妈的名字,就说这个要怎么冲,我妈一按按钮水就冲下来了,然后我的那个亲戚就说,这个好神奇啊,居然可以冲水。

贵州省惠水县涟江街道幸福社区第一书记  刘雪梅:他们一上来以后,我们就要分批、分期搞市民化培训,包括他的饮食起居,他到社会公共场合的一些习惯,比如随地吐痰的问题,丢烟头的问题,还有过马路的问题,还有怎么教他乘坐公交车。

短短的几年,全国有960多万贫困人口挪离了“穷窝”,中西部还同步搬迁了500万非贫困人口。这,已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