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穷山乡变成幸福庄

2020-07-19 09:33:20 宋喜群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甘肃临夏布楞沟村牢记总书记嘱托,扶贫开发工作持续推进,如今——

穷山乡变成幸福庄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唐成卓

黄土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地貌,对地处黄土高原西端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来说,连绵不绝的黄土大山孕育了独特的东乡族文化,但同时也拦住了人们奔向小康生活的道路。

布楞沟,在东乡话中是“悬崖边”的意思,以此为名的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被层层黄土山环抱,自然环境严酷,曾是全县最贫困、最干旱的村子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和“硬骨头”。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近年来,布楞沟村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扶贫开发工作持续推进,这片千百年来封闭、偏远、贫困的土地涌现出蓬勃生机。

吃水靠驴驮人背成为历史

对布楞沟村的老百姓而言,缺水和贫困一直是最大的难题。统计数据显示,布楞沟村年均降水量仅有29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却高达1485毫米。由于极度缺水,尽管村子有养殖牛羊的传统,规模却很难扩大。

在通自来水之前,拉水是村民马麦德一家经常要做的工作。马麦德需要走10多公里山路,到洮河边买水吃。“一方水100元,一家人省着用,一个月也得花上四五百元。”马麦德说。

那时候,为了节省用水,老百姓想尽了办法。洗洋芋的时候,村民会先用手把洋芋皮上的泥土搓下来,再用水洗。之后,人们会把洗过洋芋的水沉淀一段时间,等水中的泥土沉到盆底,再用上层相对干净的水喂牛羊。马麦德说:“那时候的日子真是苦。”

2013年5月,布楞沟村人饮入户工程竣工。发源于太子山的河水从和政县牙塘水库出发,途经和政县买家集镇,过南阳山,进入东乡县关卜乡,一直通到了布楞沟村。干净清甜的自来水,通到了每一户布楞沟村村民的家中,布楞沟村吃水靠车拉、驴驮、人背的历史结束了。

现在,马麦德家院子地上的尘土少了,院里的盆栽多了。“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做饭、洗衣、喂牛羊的问题都不愁了。”马麦德说。

公路修到家门口

马大五德是布楞沟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小时候,马大五德时常坐在黄土山上,望着对面的山坡发呆。“我喜欢我的村子,不甘心看着家乡贫困,我想出去看看,再回来建设家乡。”马大五德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建设家乡的种子。

后来,马大五德去了兰州等地,做起了养羊、贩羊的生意,2012年又在兰州新区办起了养殖场。

2014年,村里通了硬化路,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为村里人打开了致富的路子。听闻消息,一直心系家乡的马大五德随即决定返回布楞沟村。第二年,马大五德就联络乡亲们,办起了布楞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布楞沟村一直都有养牛羊的传统,但一直都是‘小打小闹’,规模不大,现在路好走了,咱的羊一定不愁卖。”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对市场的了解,马大五德对养殖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路修好后,每只出栏的肉羊可以降低20元运输费用,运输饲料每吨可以节省40元。”马大五德说,以前羊羔运不进来,肉羊卖不出去,现在乡亲们都能放心养羊了,而且市场行情一直都不错。

如今,村上的养殖合作社有28户村民入股,存栏1500多只羊,去年一年出栏8300只羊。

凭借在养殖行业多年的经验,马大五德帮村民们从河北、内蒙古等地引进良种小羊羔,出栏后再回购肉羊,统一销售。除此之外,合作社每年还会为入股的村民发放2500元左右的分红和500公斤饲草。

“路好了,那些满身黄土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乡亲们家里也都有存款了。”通过开办合作社,马大五德建设家乡的愿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76岁的马仲成在布楞沟生活了一辈子,是布楞沟村沧桑巨变的见证者之一。“以前人们脑袋里空空的,没有什么想法,觉得能过一天是一天。如今,大家的精神振奋了,观念改变了,知道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总书记能到这么深的山沟沟里来看我们,我们绝不能拖后腿!”总书记当年的慰问,让村民马进才深受鼓舞。马进才原本计划2013年下半年搬家去东乡县达板镇生活。总书记的到来,让马进才彻底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并对村子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马进才说:“现在正在筹备在村上开办养鸡专业合作社,我觉得布楞沟村现在环境好了,路也通了,未来一定会更好。”

2012年年底,布楞沟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624元,远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2014年年底,布楞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19年年底,布楞沟村的人均收入达到7218元。

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人们把心声写成民歌《布楞沟的春天》,在山间传唱:“我站在总书记走过的地方,阵阵暖流心中激荡,亲切的话语,微笑的脸庞,谆谆的嘱托响耳旁,世世代代谁曾想,穷山乡变成幸福庄,山间的大道已通畅,民族团结架起了连心的桥梁……”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7日 01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