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张明大使:中欧合作将为“后疫情时代”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信心动力

2020-09-13 16:35:39 郑彬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吴静

张明大使:中欧合作将为“后疫情时代”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信心动力

人民网布鲁塞尔9月12日电(记者郑彬)当地时间9月11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就即将举行的中德欧领导人会晤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强调,中欧之间加强合作将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明大使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也是中欧关系的大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但并没有阻断中欧双方的沟通交流。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中方领导人以通话、致信等方式,同欧方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六月,中欧举行了第二十二次领导人会晤。之后,刘鹤副总理与东布罗夫斯基斯执行副主席共同主持了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韩正副总理同蒂默曼斯副主席就应对气候变化等绿色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在9月10日,中欧还举行了首次数字高层对话。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欧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

在谈到即将举行的中德欧领导人会晤时张明大使表示,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将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中德欧领导人会晤,就中欧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这种会晤形式在历史上还是首次。我们期待通过此次会晤增进中欧政治互信,推动务实合作,进一步发出中欧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携手促进世界疫后复苏的积极信号,为“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和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信心动力。

对于欧洲各界普遍关心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问题,张明大使介绍说,中欧投资协定是双方高度重视的一项双边议程,已谈了好几年,近两年来谈判进程加速。特别是在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中欧努力推进谈判,致力于如期在年内完成,这本身就具有特殊意义。它释放出共克时艰的积极信号,有利于增强双方企业经营的信心,将助力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共同维护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今年初以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已进行了六轮。“公平竞争”项下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对此予以了确认。此外,双方在可持续发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这两个议题下加紧谈判,不断缩小分歧,寻找潜在着陆区。9月下旬,中欧双方团队将举行新一轮谈判。我们期待谈判继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最终如期完成这项工作。当然,我们的雄心不应止于投资协定。希望中欧双方在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资协定后,着眼长远、继续努力,尽快开展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启动自贸进程。

对于欧盟以“制度性对手”定义欧中关系的做法,张明大使表示,无论从中欧关系发展的历史还是现状来看,中方都认为双方拥有强大的伙伴关系,充分体现在诸多领域及国际事务层面的密切合作中。欧盟去年出台的政策文件,将中国定位为三个角色: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彼此互为伙伴,这是中欧双方长期来的共识。对于竞争者的定位,我也认同,任何合作伙伴间都存在竞争。中欧之间是良性的竞争,可以称之为“合作式竞争”。对于制度性对手,我认为这不符合事实。中欧拥有广泛共识,包括维护多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欧也拥有巨大共同利益,双方已互为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双向投资发展迅速。这不仅惠及双方人民,也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在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上,中欧合作十分密切,比如伊朗核问题上,这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非常重要。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战略冲突。当然任何一对伙伴间都会出现分歧和摩擦,但若是由于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就将对方视为对手,那么就可能处处皆对手,世界就不太平了。希望欧方慎重考虑制度性对手的定位。同时,无论欧方如何定位,中方依然会坚定地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我们坚信,只有合作与伙伴才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相互对抗、互为对手无法让世界更美好,也不会有助于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张明大使表示,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但中国从来没有帝国主义的基因,历史上从未做过征服、殖民、掠夺等具有帝国主义特征的事情。我们的目标很伟大,也很简单,就是让14亿老百姓过上体面、幸福的生活。为此,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需要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开放的国际合作。这也是中国长期坚持改革开放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实现共同和平与繁荣。

最后,张明大使表示,中欧要做伙伴而非对手,应真诚相待,坚持通过对话和沟通增进了解,加强互信,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和解决彼此分歧矛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