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正文
分享到:

焦点访谈:新征程 新蓝图 谋划长远 久久为功

2020-11-11 08:21:44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
那么,二〇三五年的中国什么样?为什么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同时,要提出和明确二〇三五年的目标呢?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名称上,大家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这份文件的内容不仅涉及“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也对二〇三五年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进行了描绘,可以说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那么,二〇三五年的中国什么样?为什么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同时,要提出和明确二〇三五年的目标呢?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是指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议》中提出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就是第一阶段的目标。

作为这一战略安排的具体落实,《建议》通过创新能力、现代经济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文化软实力、生态、对外开放、民生、安全和国防等九个方面目标的具体描绘,勾勒出一幅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画卷。

《建议》提出,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大幅跃升”和“新的大台阶”都是基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目前的经济总量提出的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目标的表述采取了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不少可能冲击国内经济发展的风险隐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可能持续低迷,中长期规划目标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所以,不强调量化指标有着深刻内涵。

《建议》在二〇三五年实现的九个方面的目标中,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二〇三五年目标中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期间,我国创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很多领域实现了突破,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创新指数排名,我国去年已经跃居到第14位,这在前20位经济体当中,我国是唯一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其他都是发达经济体。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还不是前列。所以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要进入前列,这个要求就更高了,而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最大的短板就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这次在《建议》中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说为新型“四化”的实现以及现代经济体系的建成,确定了时间表。

《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同时,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建议》在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出了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等一系列强国目标,这些目标也是着眼于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提出的。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在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二〇三五年的发展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十四五”规划从六个方面做了部署,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十二个战略性、创新性举措,这些部署和举措都是放眼二〇三五年的目标进行的系统谋划。

方向正确、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是我们把事业干好、干成的前提。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只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乘势而上,立足长远,久久为功,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就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