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正文
分享到:

焦点访谈丨中国式现代化:走自己的路——高举旗帜谱新篇

2022-08-09 17:10:0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吴静  作者:

1660036223(1).png

(点击看视频)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重点阐释,引发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怎样的创新突破呢?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陈曙光:它标志着中国通过几十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同时它也标志着我们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的模式;第三标志着我们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中国的贡献。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提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几天后,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呢?在这次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那就是,“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辛向阳: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为现代化规划正确方向,能够描绘出正确路径,关键是能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而且能够把人民群众实现现代化的激情充分调动出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有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我们现代化的道路才能走得通。

同时,这个现代化是我们不断摸索出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而不是简单地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辛向阳:西方的现代化是跟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同时在一起,也就是说西方的现代化首先是资本主义道路,最早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拨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走殖民扩张的道路,都是通过殖民掠夺,然后为实现现代化提供原始积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绝不能走这种道路的,再一个中华文化也不能走这种道路,中华文化没有侵略别人的基因。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艾四林:一些西方学者试图把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和道路上升到唯一的高度,上升到普遍性,大家都得去遵守、去学习的高度,这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符合国家国情的。所以总书记的讲话否定了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否定了现代化标准的唯一性,同时总书记强调任何国家、民族,或者所有国家、民族对现代化的探索都值得尊重。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更没有现成道路可走。在这次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过去一百年来,我们党一直在坚持同一个奋斗目标,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针对现代化的探索,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陈曙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前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推进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充满活力的新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结合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论断。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对新时代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辛向阳:加强党的领导很重要的就是要维护好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全党的核心地位,这对于推动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政治保障;第二个就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让我们能够深刻地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出更好地推进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制定出更科学的政策和措施出来。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创新突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陈曙光: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在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第一个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来的,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分为两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辛向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从过去的2049年提到了2035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入新时代之后,现代化步伐在提速,现代化的进程在加快。一方面体现在制度越来越完善,已经比较成熟定型了,这为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制度基础,再一个对现代化的理解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制定的战略步骤也越来越科学。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那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到底要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呢?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方面特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特征都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陈曙光: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特征,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新突破,是一个新的发展。这五个方面的概括意味着我们对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实现了超越,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现代化,同时也超越了西方走扩张掠夺殖民的现代化老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陈曙光: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25万美元,离基本实现现代化越来越近了,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成果,还有就是精准脱贫消灭了绝对贫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如果有几千万人在绝对贫困状态下,这样的现代化恐怕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说是不够格的。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赛。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五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辛向阳:未来,因为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了,也就是说已经进入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阶段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无论理论上或者实践上还会有更大的突破,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不过,中国已经找到符合自身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正在大踏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制片人丨李作诗

摄像丨徐鹏 席鸣

配音丨姚宇军

策划丨余仁山

责编丨刘小萍 陈忠元

剪辑丨张文庆 苗佳亮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