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一”:走近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2023-07-02 11:56:51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盛夏时节,北京的阳光明亮热烈。7月1日一早,就有游客等候在北大红楼外,等待进场参观前一天刚开幕的“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巡展。不仅在北京,各地许多民众都在7月1日自发走进博物馆、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进革命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生动形象地讲好红色故事。 多措并举 提升革命文物展陈水平 康藏公路路线踏勘图、“长期建藏”决心书、进藏先遣英雄连全体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西藏博物馆“雪域丰碑——西藏革命文物展”自开展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其中的多媒体展示区,更是吸引大批观众驻足,通过观看影片等方式来了解那段发生在雪域高原的光辉岁月。 据介绍,此次西藏革命文物展共设多媒体展示8处、场景设置10处,并将阿里先遣连纪念馆、昌都革命历史博物馆、波密红楼等基础纪念馆作为实时连线场馆,通过实时连线形式实现一馆多展,在跨地域展示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参观效率,扩大展览范围,使观众聆听西藏不同区域的革命故事。 目前,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3.6万多处,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总数超过100万件(套)。各地文物部门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积极作为,使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状况得到大幅改善,同时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有力提升了革命文物资源及其所承载的革命文化的影响力。 6月27日,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主办“艺术中的红——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开幕。此次展览是创作工程启动以来征集到的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并特设一大收藏展区和评委作品展区,精选了参与工程评审的评委代表作品以及一大收藏的名家艺术作品,让观众更多元地感受不同年代作品之间的呼应和关联,更好地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和深入的理解。 在“七一”前夕,经过改造提升,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特别支部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改造升级后的纪念馆内划分了“播火台城 开创先河”“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六个展区,增加了壁式景观、立体造型、全息影像等结构语言和圆雕、浮雕等艺术呈现形式,多角度向观众展示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印发《革命文物主题陈列展览导则(试行)》,明确要求革命文物主题陈列展览必须提升代入感、沉浸感、真实感,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受众开展分众化、特色化教育,增强革命文物主题展览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不断提高陈列展览的教育质效。 形式生动 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方式 除了主题鲜明的展览之外,近年来,各地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利用途径,在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拓展社会教育覆盖面。 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中复村核心区的VR游戏体验馆,一款以松毛岭战役为背景的游戏深受青少年喜爱。游戏设定是在山上的防御工事后,玩家要击退从山下往上进攻的敌人。体验者介绍,在参观过前几个馆的展陈,了解了松毛岭战役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后,游戏能让自己充分加深对那段历史的认识与感受。 衡复阳台胸针、“点亮新征程”台灯、《中国共产党章程》楷书字帖……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让红色文化融入生活、触手可及。参赛文创作品在实用性、互动性、参与性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探索,更契合当下消费心理和社会需求,在红色文化表达上从单一的输出变为更加丰富和多元。 360度旋转的观众席,时而穿过狭窄的街巷,时而面对汹涌的嘉陵江……舞台空间的旋转交错、舞美布景的恢弘气势,加上多媒体动态全景音画,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带观众穿越回黎明前的山城。据介绍,自公演以来,该剧已经演出800余场,超过70%的观众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值得一提的是,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正不断融合。2022年9月,“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推出,重点开发“清华园车站——颐和园景福阁、益寿堂——香山革命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精品游径,盘活区域静止的红色资源;今年5月,江苏“新四军东进北上”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程启动,整合沿线革命旧址、纪念场馆等资源,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助力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坚持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我们定能更好地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