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丝路画卷·筑梦丨一条友谊路 三代丝路情

2023-10-05 15:59:40 作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和“铁杆”朋友。中巴友谊不仅存在于政府之间,更深深地扎根于两国人民之间。在巴基斯坦的一些家庭,对华友好如同基因一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位巴基斯坦医生茹涵和家人的中国情缘。

清晨,刚刚出差归来的茹涵医生接到一个急救电话。他一边询问病人情况一边火速赶路。见到患者后,茹涵医生开始进行全面检查。巴基斯坦的夏季非常炎热,工人们容易中暑。一会,又来了一位病人,每天茹涵的工作都是这样忙碌。

中企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 社会事务协调员 茹涵:每天都有很多紧急情况需要我处理。我有两辆急救车,里面急救设施齐全。我会去需要手术的地方,手术顺利完成后我再回来。出现急救情况的话,我会在车上进行紧急救治。

中企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 社会事务协调员 茹涵:你拉肚子吗?

患者:对,拉肚子。

中企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 社会事务协调员 茹涵:几天了?

患者:两天。

中企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 社会事务协调员 茹涵:哪里不舒服?你告诉我。

患者:这里。

中企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 社会事务协调员 茹涵:这个就是胃。有没有呕吐的感觉?

患者:有。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茹涵随同事们到食堂就餐。茹涵医生说,他会用筷子、会讲中文,都得益于那段在中国留学的时光。

中企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 社会事务协调员 茹涵:我父亲很喜欢中国人,觉得中国人勤劳刻苦,忠于自己的国家。我在巴基斯坦毕业后,父亲总在提醒我,要我去中国留学。从2008年至2013年,我在中国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学习。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巴基斯坦贝沙姆。

茹涵的家乡贝沙姆和他现在的工作地点达苏,都位于喀喇昆仑公路上,这条路也被称为中巴友谊公路。

中企承建的达苏水电站项目预计建成后,将淹没喀喇昆仑公路的达苏段,中企正在为达苏段公路改线。茹涵医生就是这一项目的驻地医生。由于他精通中文,还承担了社会事务协调员的工作。

中企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 社会事务协调员 茹涵:这里冬季严寒,夏季酷热。中国人在离家千里处,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做着这么艰难的工作。看到他们的热情,我也激情澎湃,要同中国人一起为我的祖国作贡献。

说起中国人和与中国的渊源,茹涵的祖父和父亲也有话要说。茹涵的祖父今年已经110岁高龄。面对镜头,老爷子回想起当年中国人来修路的场景,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茹涵的爷爷:时任总理贝·布托时期。

茹涵的父亲:我当时还在上学。

茹涵的爷爷:后来中国人来了,开始修路了。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路,只有斯瓦特方向有条旧路。没有好走的路,没有到拉瓦尔品第的路。

茹涵的父亲:这条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一条路,羊肠小道,非常危险。中国人将公路直通拉瓦尔品第和伊斯兰堡。他们真的非常勤劳,我们这里的桥也是中国人建的。

老人当年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和中国人一起修路,于是茹涵的父亲瑟达尔·阿里在上世纪70年代参与了喀喇昆仑公路建设,那一段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茹涵的父亲:1977年,我在喀喇昆仑公路项目上工作过。巴基斯坦人修路的时候,一点一点进行小范围爆破。中国人是全部一起爆破,然后用超大机器。

茹涵的父亲修路时接触了很多中国人,中国人的勤劳守时和正直善良让他深受感染。如今,他一直保持着从中国人身上学到的习惯,在家乡的服装生意也越做越大。

茹涵的父亲:我们从中国人那里学到要珍惜时间,注重时间的人才能成功。中国工程师凌晨就去工地上工作,比巴基斯坦人早很多。他们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从不压榨工人。他是领导,你是工人,这是谁谁,不会这样。大家一起工作,没有区别。我们喜欢中国人。所以中国人来到达苏的时候,我告诉儿子,去中国人那里工作吧。

茹涵医生说,他小时候,家乡贝沙姆和达苏都是落后地区,山路崎岖,人们出行不易。中国人来了,修路建桥,路通了,大家的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好起来。贝沙姆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华。茹涵最近也给家里盖了一栋新的楼房。越来越多人打算把孩子送到中国读书深造。

中企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 社会事务协调员 茹涵:我的同胞看到我,越来越多人有了去中国学习的想法。现在有18到20名贝沙姆学生在中国读书。中国称巴基斯坦为“巴铁”。“巴铁”的意思是无法断裂的铁链,也就是说中巴友谊是坚固的,不会断裂,不会结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