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正文
分享到:

千年的港,千年的城,千年的泉州

2024-01-28 09:27:42 来源:人民视频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

df1e9fac112bf78706901dfb157da9d6_auto-orient,1.jpg

千年的港,千年的城

千年的信仰

这是千年的泉州

image.png

散落于山海之间的22个遗产点

揭露出这座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的冰山一角

(请横屏观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项目代表性遗产分布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3aab9b5306be4a311b64fa63f3a56473_auto-orient,1.jpg

它是“港城”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是马可•波罗笔下的

“东方第一大港”

它是“佛国”

朱熹说它“满街都是圣人”

更有多种宗教信仰荟萃于此

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

它是强市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GDP已跻身“万亿俱乐部”

对太多人而言

它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也是一座神秘的宝藏

泉州

缘何如此之“神”?

泉州之“神”

神的是山川江海的自然禀赋

神的是古往今来的奋斗人间

01

山海一隅

这本是一个

为世人所忽略的地方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

背山面海、地势起伏

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群山自三面合围

全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

横亘西北

(请横屏观看,戴云山,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7ca954601966d2b381284380f077c0cc_auto-orient,1.jpg

山间丛林苍翠

云蒸霞蔚

其支脉连绵起伏

从内陆直抵东海之滨

山海相接之处

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大陆海岸线

在短短90公里的直线范围内

生生绕出471.33公里

百转千回之中

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港湾

深嵌其里

发源于山地东麓的河流

往往急促而下、奔流入海

纵是泉州第一大河晋江

其全长亦不过320公里

流域面积不足福建第一大河闽江的1/10

群山阻隔了远方

河流亦不能远航

在航海技术不够发达的古代

泉州被封闭于东南一隅

生活在此的古人

则长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与中原相比

相当落后而原始

(音楼山遗址出土部分文物;音楼山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带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图片来源@泉州市博物馆,制图@汉青&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9ca43e98c6756355fd3dc907a40a6805_auto-orient,1.jpg

不过

从魏晋时期开始

中原地区一次又一次的动荡

开始逐渐影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泉州

即将迎来蜕变

02

巨港崛起

从魏晋时期起

中原板荡、战乱频发

大批中原士族南迁入闽

或许是出于对故土的思念

移民们将当地的最大的河流命名为晋江

而另一条重要的河流

则得名洛阳江

他们敬奉祖先

并以此团结宗族

在艰难的开拓中

同享收获、共担风险

他们的语言

透露着中原遗韵

(泉州话属闽南语系,带有丰富的古汉语残留,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35d5f04613c13152ba1badba2e6a3215_auto-orient,1.jpg

他们的城镇

覆盖着中原气象

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泉州梯田,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41f5d68c7ba6c6bbd21030bf6da42327_w10.jpg

更重要的是

他们与原住民相融合

逐渐形成了“新泉州人”

新泉州人一代代繁衍生息

中原移民亦进一步迁入

到了唐代

泉州人口已经多达数十万人

日趋增长的人口

与泉州山多地少的自然条件

形成冲突

新泉州人迫切需要

开拓一条全新的生路

这条生路

就在海上

泉州看似偏居一隅

但纵观中国东南海疆

泉州却恰好位于中部

与传统海上商业大港广州、宁波距离相当

是东西航路的交汇处

向东可直通日本、朝鲜

向西亦可远航南洋

而蜿蜒的海岸线

更是缔造出“三湾十二港”

它们深入陆地、水域开阔

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

(泉州“三湾十二港”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419969d9f8f65ed66e0fdf57c0bebd01_w10.jpg

再加上

年复一年的季风

更为远航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泉州地处低纬地区

夏季盛行西南风

冬季盛行东北风

风向恰与海岸走向平行

可循季节顺风而航

尤为便利

早在秦汉时期

古泉州人便已开始制造舟楫

渡海谋生

至于唐宋

人们更是制造出

既能装载大量货物

又具备优异抗风浪能力的“福船”

它具备扁宽的船身、尖细的船底

更是采用“水密隔舱”设计

将甲板以下的船舱分隔为

互不连通的若干分区

由是一来

即使某个分区损坏漏水

也不会波及全舱

大大减少了船难发生的概率

(福船外观及结构示意,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60bf0ae0e13a25acb848004eab77692d_w10.jpg

此外

指南针、牵星板等航海工具

也逐渐应用于航行

船队因而得以更精准地确认所在位置

在茫茫大海之中找准方向

(红漆方形罗盘及针路簿,其中针路簿是一种记录航线的航海笔记和地理图籍;图中系清代文物,仅作示意,图片来源@泉州市博物馆,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eee8d2932c79e1a0e5a9c226b90429f4_w10.jpg

与民间的进取相呼应

从五代及至宋元

历代政权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

进一步繁荣了泉州的航运

唐代后期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受阻、衰落

后继的统治者逐渐将目光投向

财税丰厚的海上贸易

公元1087年

北宋朝廷在泉州城南设立市舶司

主管进出口贸易与航运

泉州由此与广州、明州(宁波)并列

成为国家海运大港之一

南宋统治中心南移

泉州的地位更是与广州并驾齐驱

号称

“涨海声中万国商”

(南外宗正司遗址;南外宗正司系南宋初年迁至泉州的皇家宗室管理机构,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cf54f76b04150f1715b0be0b990744f4_w10.jpg

而到了元代

统治者大力经营泉州港

实施各种优待、奖励政策

泉州港的海外贸易

走向巅峰

终元一世

与泉州通航的国家与地区

多达98个

东亚诸国、南洋诸岛

甚至于更为遥远的印度、西亚、东非

遍布泉州海商的足迹

号称“梯航万国”

(请横屏观看,“海上丝绸之路”泉州通航地区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上述引文出自元大德六年(1302年)庄弥邵所著《罗城上壕记》,“梯航”意即如阶梯一样,逐级航行)

3c0eec1e3d03d5f4942ae8978b73f8f9_1706355851795094.gif

于是

无数的泉州人

传承移民先祖们筚路蓝缕的信念

在海上开拓进取

香料、珠宝、药材等异域物产

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

而更大宗的则是中国物产的外销

繁荣的贸易

彻底改变了泉州的面貌

一座举世瞩目的大城

就此诞生

03

大城鼎立

随着海上贸易日趋繁荣

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

席卷了泉州的城市和乡村

利润更高的经济作物

遍植于内陆的山岭

以此加工而成的茶叶、蔗糖

远销世界各地

手工业更是迎来了大繁荣

德化的白瓷、晋江的青瓷、永春的篾香

安溪的铁器、南安的漆器、惠安的石雕

和遍布泉州各地的绸缎

均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这些商品质量好、产量大

深受海外市场的喜爱

而为了货物和人流能够快速集散

泉州建立起四通八达的

水陆交通网络

人们在晋江江口建造内港码头

便于江海联运

沟通内陆诸县

人们在江海之上搭建桥梁

便于连接南北两翼的城市

始建于北宋的巨型梁式海港石桥

洛阳桥

飞架洛阳江上

结构稳固、形态优美

始建于南宋的安平桥

更是长达2255米

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代跨海大石桥

而这张水陆交通网络的中心

即是泉州城

从唐代建城开始

历代都对泉州城进行了营建、扩展

依山傍江的地形

多元荟萃的文化

以及繁荣发达的商贸

令其格局突破了传统框架的束缚

呈现为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泉州古城格局变迁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00d91587430f32e7d71b466af9d8890f_w10.jpg

若是站在城北的清源山上俯瞰

泉州城的形状

活像一尾将跃龙门的鲤鱼

它也因而得名“鲤城”

而五代时的统治者

还在城中遍植高大的乔木刺桐树

开花时

刺桐满树火红

令人印象深刻

因此泉州也被称为刺桐城

刺桐城里

民居极富特色

居民们用富含铁元素的粘土

烧制出红砖

形成大量的红砖建筑

组成了饱含闽南风情的图景

众多红砖建筑之中

形态最优美的莫过于红砖大厝(cuò)

*“厝”为闽南语中对房子的称呼

它的屋顶往往采用燕尾脊

两边向上翘起

造型夸张、气势不凡

如遇地震、台风等突发灾害破坏墙面

还会临时采用石材、红砖进行修补

形成不规则的“出砖入石”

古朴美观

(泉州民居形态示意,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出砖入石、燕尾脊的出现时期,尚有争议)

8d626c2b6449c69e8e37c84b1a50a37f_w10.jpg

商贸亦繁荣兴盛

如唐时即“列屋成街”的西街

地处城内高地

较少受洪涝侵袭

因而成为泉州城中的繁华所在

行人如织、商贾如云

而濒临晋江的德济门

更是通江达海、运输便利

诸多货物在此汇聚

各国商旅海客

因之汇聚于梯航万国的泉州

朝鲜人、日本人、东南亚人

波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

不同的族裔

迥异的面孔

在泉州城中和谐共处

各色面孔

带来多元文化

其中尤以宗教信仰最为显著

穆斯林在清净寺中朝拜

它始建于北宋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

佛教徒在开元寺进香

它始建于唐代

历经一千多年的营建、奉祀

已成为今日福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道教徒亦可以在元妙观

找到自己的神灵

它是福建最早的道观

儒者则可以在泉州府文庙

仰慕邹鲁遗风

它集宋元明清四朝建筑形式于一体

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而以海为生的人们

则在海神妈祖的庙宇天后宫中

找到寄托

它始建于南宋

是中国建筑规模最大的妈祖庙之一

除此之外

关公、城隍、土地公

以及各式各样的民间俗神

甚至是极为罕见的摩尼教

皆在泉州留下了不凡的踪迹

(草庵及摩尼光佛像;草庵始建于南宋,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摩尼教寺庙,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7dd07e2eb995e4b993dd87389090a293_w10.jpg

a3ced87a8779b0a7cc3fc333b2e6217c_w10.jpg

就这样

四方而来的众神

挤满了泉州的穹顶

飘飘袅袅的烟火

祝福着熙攘的人间

04

伟大遗产

然而

随着元末的战乱

和明清愈发严厉的海禁

泉州的辉煌

骤然谢幕

阴云之下

许多泉州人沿着祖先走过的航路

远赴台湾和南洋各国谋生

形成数量庞大的台胞和华侨团体

华侨们在当地打拼、致富

同时也将大量的南洋元素带回泉州

建起一座座别具特色的“番仔楼”

时至今日

海外泉籍华侨华人已多达900余万

为福建之最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地处对台前线的泉州

又屡屡与国家投资建设擦肩而过

至1978年

泉州GDP仅为7.79亿元

退居全省第五

城市建成区面积更是

只比新中国成立时拓展了0.24平方公里

这座古城

一度仿佛被封印在了时间里

但在客观上

这却为较好地保存古城创造了条件

如今走进泉州

你会发现它是一座

洋溢着烟火气与人情味的

“活着的古城”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一次又一次跨过开元寺的门槛

婚丧嫁娶、悲欢离合

一遍又一遍被拿来向神明诉说

敬香之人

不分尊卑长幼

勤佛之日

俱是诚心实意

300多座佛教庙宇

覆盖市县村镇

500多种各路神明

庇佑百姓千家

当你走在闹市街头

看到承天寺、清净寺、关岳庙、文庙

彼此紧挨

各享香火

当你在庙会的大小舞台上

见到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戏等

饱含古韵的旋律和表演

次第响起

轮番登场

(用闽南语演唱的南音素有“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之称,它保留了唐代的传统民族唱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一支演奏中的南音乐队,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77c1a1c3bc0f87af7268766b9b1814aa_w10.jpg

当你了解到泉州人

将他们的城划分为一个又一个

唇齿相衔的“铺境”

一铺一境

都有专属的草根神明

聆听街头和巷尾

庇佑春去与秋来

(铺境制由保甲制演变而来,整合了基层行政组织“铺”与民间信仰空间“境”,每一铺境的神明,都有一座自己的庙宇;图为一座名叫“白耇庙”的铺境庙,供奉着源于印度教的毗舍爷,图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58ddd0aa53cb47674055b3221b71b6fc_w10.jpg

你会明白

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不仅在于样态之丰富

存续之完整

更在于信仰之鲜活

灵魂之包容

这些岁月的痕迹

被一一揉进了今天的生活

一代又一代的泉州人

继承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凝固的时光里曝背谈天

忙忙碌碌的中年人

在喧嚷的生活中奋斗打拼

天真无邪的孩子

在古老的屋檐下茁壮成长

对他们来说

这些庙宇、街巷、礼仪、习俗

并非外在的景观或映像

而是他们见证着的、参与着的

也安放着他们人生的故乡

人们虔诚

但不沉溺

故乡的一切

激励着泉州人的进取之心

今天

凭借着改革开放后

一代代泉州人的努力打拼

泉州再次成为福建的经济实力之冠

今天

泉州港正渐渐恢复往日的喧嚣

大小渔船遍布码头

来往货轮穿梭海上

特别是位于泉州北部的肖厝港区

已成福建重要的石化产业聚集地

今天

民营经济能为泉州贡献

82.1%的GDP、81%的税收

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大市”

安踏、特步、七匹狼、鸿星尔克……

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品牌

从这里走向中国的千家万户

经济的复兴

带来城市面貌的革新

桥梁总长逾万米的泉州湾大桥

飞架海上

天堑变为通途

古城保护更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

泉州市制定出台“城市双修”方案

同步推进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

“留形、留人、留魂,见人、见物、见生活”

有机改造古城的风貌、设施、秩序

时至今日

它的过去、它的当下、它的未来

正以此次申遗为契机

越发真切地

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看到它

作为宋元东方大港的神采

看到它

作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神韵

看到它

作为民营经济大市的神奇

也终将看到它

在这些“神”的背后

是一代又一代泉州人的努力打拼

是一代又一代泉州人

珍视着的、建设着的、憧憬着的

故乡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