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大家谈)

2025-01-07 10:33:36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翁晗   我来说两句

前不久,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正式公布施行。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本期大家谈刊发3篇稿件,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依法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者  

让优秀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李秀菊

做好科普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有赖于高素质的科普人才。科普法中专门增加“科普人员”一章,提出“建立专业化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凸显对人才的重视。

科技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科普专、兼职人员215.63万人,同比增长7.99%。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等群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激励各类科学界人士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能有效做大做强科普人才“蓄水池”。

全媒体时代给科普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火山数十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主动“触网”,把科普阵地拓展到视频平台,凭借其专业的知识、亲切风趣又通俗易懂的风格,受到许多网友喜爱。这表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储备,也需要更多关注传播规律和技巧。

中国科协在2024年科普职称评定工作中,将网络阅读量“10万+”的优秀科普作品等同于发表论文,体现出对传播效果的重视。以人才评价、职业路径、激励机制等改革为牵引,强化效果导向,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的主动性,让更多优秀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  

扩大科普活动的辐射范围

林成华

科普法提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应当在科普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与社会高期待相比,高校科普存在一些短板,体现为科普资源开发不足、缺少系统机制建设、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辐射范围不广等。

短板就是发力点。科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抓好制度建设,把科普纳入组织建设、工作规划、激励考核等工作中。另一方面,要做大优质内容,用足用好校内科普资源,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普资源库。可鼓励教师根据本学科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编写科普读物,开设选修课程,开展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教育等;也可通过科普竞赛、科普研学等趣味性活动,动员学校师生广泛参与。

扩大科普活动的辐射范围,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高校亦大有可为。比如,可与当地企业、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历史纪念馆等场馆合作,形成科普合力;可组织高校教师和学生进小学、进中学、进社区、进街道,营造科普氛围,努力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

(作者为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调动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

喻思南

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发展科普产业,鼓励兴办科普企业,促进科普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科普发展格局,既是科普法的明确要求,也是厚植创新沃土、夯实创新之基的内在需要。

当前,我国科普产业比较薄弱,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农业、生态环保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产业的内生动力。2024年10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科普项目——甲状腺癌防治技术培训,通过上海技术交易所成功实现科普成果转化。科普效果和市场效应互促共进,这样的有益尝试,能大大激发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完善科普创作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科技成果以科普作品形式走向市场,有助于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科普事业。

以法治护航,确保科普工作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同步推进,新时代科普事业必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7日 05 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