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025-01-13 14:34:2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专家视点】 作者:倪庆东(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青岛市委党校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单元,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可以说,推动企业融通发展是重塑产业创新组织模式、提升产业创新效能的重要引擎。如何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现创新资源整合、知识协同共享和价值共创共赢,成为重要课题。 探索多元化的融通创新模式。近年来,各地围绕供应链、产业集群、创新耦合和数据联通等开展融通创新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应延续和总结这些好经验做法,拓展创新链融通、激发融通创新动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通,围绕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加速等环节,引导头部企业搭建概念验证平台,鼓励专业化产业园区建立中试基地,强化创新企业孵化和要素保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提升创新联合体的科创平台质效,支持创新联合体建立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开展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场景应用、产业治理等创新实践。探索大中小企业融通合作新模式,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大企业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打造研发能力互补、大中小企业梯度发展的融通发展模式。 搭建精准匹配的产学研对接平台。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产学研对接的有效载体,对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可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赋能,针对大企业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服务,重点面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一对一”定制化服务,推动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精准匹配,着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鼓励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依托供应链管理优势建立行业共性数字化平台,推动实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吸引中小企业围绕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协同攻关,并通过聚合企业共性需求,采取集中采购模式匹配各类研发资源,降低企业分散采购成本,推动科技成果“批量”转化。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先进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制造技术,帮助中小企业挖掘需求,对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实现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研发需求的精准匹配,助力中小企业梯度跃升。 强化大中小企业间的数据联通。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产业链上下游和大中小企业的数据联通,有利于中小企业“云上”融入产业链和大企业生产运营体系,进而推动供应链的有效协同。强化大中小企业间的数据联通需多措并举。比如,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数据资源聚合、互通和运用。搭建数据联通平台。鼓励大企业参与数据联通平台建设,推动其向中小企业开放数字系统接口,并通过数据格式、接口规范和数据协议的统一化,助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梯次推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支持大企业、数字服务商和第三方机构等,针对不同梯度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系统集成的数字化改造,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软硬件一体化改造。 打造协同高效的融通创新生态。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实现产业链和企业间融通创新的前提。营造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既需要多元生态主体间的互动,同时也离不开应用场景赋能。加强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联合产业链配套企业,提升技术、专利、标准和品牌竞争力。支持生态主导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中心,通过开放资源、场景和需求,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分层分级、动态跟踪的梯度培育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等重点培育孵化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推动场景驱动、供需联动。探索市场化场景培育机制,支持专业化应用场景促进机构发展,推进场景挖掘和发布。围绕重点产业链设计、生产、检测、运维等环节打造应用试验场景,依托应用场景组织高水平供需对接活动,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以产品规模化迭代应用促进产业技术成熟。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3日 05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