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促消费补贴持续全年 市场反应如何?
2025-01-13 22:54:00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陈雨文 我来说两句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排在了2025年重点任务的首位。开年以来,多项促消费政策、措施纷纷出台,政策效果如何? 多项促消费政策出台 市场反应如何? 记者一行来到涿州的一家家电卖场,虽然是工作日的上午,店里依然有不少前来选购的消费者。小刘就是得知了新的补贴政策,来给新家添置空调的。 这次调研的重点,是要看一看在政策推动下,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的变化,这是判断消费市场走势的重要依据。 今年,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品类从8类扩大到12类,并且还将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今年的补贴范围。多家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政策的延续和扩围,让店里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政策利好下,各家门店也是拿出真金白银,不仅开启了春节促销,甚至还计划好了将今年全年的促销频率和力度进行加码升级。除了在店里张贴海报宣传政策,更是把地推活动开进了周边的村镇。荣泽宇告诉记者,商家服务的升级、消费需求的增长,都远超他的预期。 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轻工家电首席分析师荣泽宇:以旧换新的补贴,对县域活力的带动实际上是非常明显的。能够实实在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到店里面。我觉得这对2025年以及之后的消费活力保持和潜力释放,有非常大的帮助。生产制造工艺、营销理念以及售后服务保障整体进步,因此对2025年更加充满信心。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近日,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 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轻工家电首席分析师荣泽宇:2024年促消费的补贴政策,它并不是一个全年覆盖的政策,它覆盖的时间范围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限的。在今年可以看到,整个政策从2025年年初会一直延续到年末,是一个贯穿全年的促消费的政策,这个也会给消费者和企业非常确定明确的信号。这本身就已经为2025年的消费实现增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中,“加力扩围”这一关键词,既具象化又诚意十足。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2025年在支持政策持续加力扩围之下,特别是用更多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补贴金额和范围都进一步增加,将有效提振居民“以旧换新”的意愿和能力,同时促进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则认为,当前,消费者从追求“有没有”变为看重“好不好”,智能化、绿色化产品需求潜力巨大。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 顾冯达:消费补贴刺激本身,更多是消费弹性提高,满足更好生活的期待。以AI智能物联为例,有了一个AI智能终端,你会把更多的家电物联网和AI配套,从而有更好的体验。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拉动内需“新引擎” 开年以来,从新疆阿勒泰到吉林北大湖,从河北崇礼到四川阿坝,各地不断丰富“冰雪+民俗”“冰雪+体育”等特色旅游项目,冰雪经济持续升温。专家表示,大力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并创造出更新的消费需求,是提振消费的重要增长点,有望成为消费增长的“第二曲线”。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这些新型消费与传统消费一起,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丰富的新业态,创造更强劲的新动能。建议优化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落地实施。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发力,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推动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持续发展。 眼下,新需求、新科技正在催生更多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专家表示,在这背后,更值得期待的是这些新型消费将能够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整个行业的焕新升级。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 顾冯达:更多的消费刺激带来更多的企业订单需求,让企业更愿意去长期投入设备升级、产品升级、产能升级,给大家提供更具有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力的消费体验。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点的消费刺激,它背后是整个产业链景气度、消费信心的提升,从投资环境、消费环境和未来增长信心的角度会有一个明显的杠杆。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发展新型消费的根本,是要增加居民收入。今年国家将实施一系列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会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高瑞东:总需求不断扩大,楼市和股市不断稳定,也将有效提振居民的收入预期和财富效应。伴随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Z世代(年轻群体)和银发人群的消费潜力开始释放。与之相对应的个性化、体验式消费以及银发经济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新消费增长点。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