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不是“仇人”却也难成“密友”
重组宿舍需要磨合,“从一而终”的舍友也难免。大二学生陈岳进校后就一直住在现在的宿舍,但刚入校时发生了一些事,至今影响他的舍友关系。“因为一件事有了芥蒂,以后做十件好事,也不好挽救。”陈岳说。
为防学生沉迷网络,学校明确规定大一不让带电脑,但是舍友里有两个偷偷带来了笔记本电脑。刚进宿舍的第二天,陈岳有一份很急的文字材料要赶,问舍友借电脑却遭拒绝。“电脑就锁在柜子里闲着,但是我软磨硬泡了很久,两个舍友一个都不借。”陈岳热情开朗,热衷于各类社团活动,和谁都是自来熟,但是面对“铁石心肠”的舍友,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干着急。
后来,他到隔壁宿舍借到了电脑赶工,但半小时后对方因为要玩游戏又拿走了。这么折腾了一晚上,材料最终还是没有赶出来。这件事情让他对宿舍关系几乎绝望,除了连夜给父亲打电话让把自己的电脑快递过来外,还动了换宿舍的念头。
在和学生聊天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大学安排宿舍多是辅导员按专业或院系事先定好,学生进校后对号入住。有的按姓氏排,有的按学号,有的考虑地域搭配,当然,也有的按到校报道的先后顺序自然生成。和谁住在一起大多不由自己,而一旦住下来,就很难再调换,除了理由要充分,还要能经过辅导员同意。
“一般小的宿舍矛盾都是舍内消化,闹到辅导员那儿的基本上都是大矛盾。辅导员一般会先谈心调和,做思想工作,实在调解不了的才会考虑换宿舍。毕竟一进一出影响的是两个宿舍十来个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陈岳告诉记者。
陈岳一直耿耿于怀的这件事最终被“舍内消化”,没有闹到辅导员那儿。经过近两年的磨合,陈岳的宿舍关系没有那么紧张了,但是彼此一直都亲近不起来。
陈岳觉得这是性格差异使然。“我的舍友都比较内向,有的舍友从来不去别的宿舍串门,而且其他宿舍的人来我们宿舍聊天,他不但不搭理,人家呆的时间长了,他还会问怎么还不走。”这些“冷酷”舍友们的行为让热情的陈岳不能理解。
性格差异所带来的小摩擦远不止这些。因为热心班级的事情,陈岳常帮忙挨个宿舍地通知事情。“有一次印象很深刻,我从六楼到五楼挨个宿舍敲门统计参加班级活动的人数。每个宿舍都热情响应,到自己宿舍的时候一推门冷风一阵,兴高采烈地通知完事情,被舍友一句‘关你屁事’堵得说不出话来。”他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有同感,他们表示性格差异常常让舍友间小摩擦不断,而且很难相互理解。
“开学的那件事一直在心里放不下,但也不会是仇人,目前我们关系都还不错,毕竟大家都没有必要那么极端。”陈岳这样觉得。
“没有谁敢说和舍友一点矛盾都没,因为这些他们不能成为我们最亲近的人,但他们却始终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有必要学会和舍友相处。”武弥也很反对舍友之间因为一些小事去走极端,“大一的时候辅导员就告诉我们,舍友将是和我们一块生活四年的人,即使我们不能和他们做亲人,也绝对不可以和他们做仇人。”
在场的30多人中,和舍友关系是“同进退、好的跟一个人似的”的仅7人,其他人都表示多多少少有过摩擦,和舍友有过激烈冲突的有2人,大部分人表示“不可能成为最亲近的朋友,但关系都还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