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由泰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11月3日,在泰宁县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演员们正在加紧排练主题戏曲小品《骗子无道》,为梅林戏“平安泰宁”专题宣传巡回演出活动做最后的准备。该剧在内容选编上结合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通过梅林戏曲目生动、通俗易懂的表演方式,进行防诈骗宣传,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此次巡演将在泰宁的9个乡镇进行演出,营造“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从土戏到非遗的演变 东南网记者采访黎秀珍夫妇。熊明欢 摄 在三明市泰宁县流传着一首耳熟能详的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咚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段中央,搭起土戏台,唱到大天光”。民谣中所唱的就是泰宁梅林戏。 说起梅林戏,除泰宁外,将乐、明溪等附近的老人也能哼唱几句。据说泰宁土戏是由宫廷舞蹈、宫廷娱乐文化与当地的傩舞、跳神、道教文化等创编形成。而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徽剧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泰宁土戏相融合,形成了地方特色剧种——泰宁梅林戏。 2014年,黎秀珍赴台演出《邹应龙》,在剧中扮演大太监。梅林戏保护中心供图 梅林戏虽由徽剧发展而来,有相似之处,但其角色行当、唱腔和表演方式具有独特的一面。梅林戏以黄腔为基础,同时汲取了徽剧及北曲梨园规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梅林戏特色的、不同角色组成的班子,最不同的是梅林戏以本地伶人为主,其唱白均以“土官话”为准;而其唱腔上,梅林戏以剧情与人物设计唱腔,常采用“土官话”或俗语体现其唱念结合的地方性特色;梅林戏亦注重舞蹈表演形式,除一般的表情、唱腔变化,表演形式尚有“变脸”、“耍叉”、“耍猴牙”、“吐火变裙”等技艺,因剧情敷设而不显突兀,颇受梅林戏戏迷喜爱。 随着梅林戏的推广,梅林村人以学戏为一大乐事,出现了“处处办戏班、村村有戏台、传人代代有、弟子四乡来”的盛况。 2006年,梅林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就是今年76岁的黎秀珍。“我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就是想把梅林戏传承好、弘扬好。”说起他与梅林戏的缘分,黎秀珍这样说道。 演艺之路从“猴”说起 1963年,黎秀珍在《闹天空》中扮演孙悟空。泰宁西保护中心供图 从14岁入行到年近耄耋,60多年的舞台生涯对黎秀珍来说,梅林戏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黎秀珍说,梅林戏是他的“命根子”! 黎秀珍在泰宁县家喻户晓,他塑造的舞台形象令观众着迷。当地人称他为泰宁梅林戏的顶梁柱——“100年泰宁出了他这么一个戏剧名人。” 1960年,泰宁县为了继承发扬梅林戏,把散落民间的老艺人集中到县城,还招了十几个小学生作为“后备军”,当年14岁的黎秀珍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当时唯一的男同学,他只跑跑龙套,做帮师父打水之类的杂活,干得很勤快,偶尔有机会还能演上些配角,后来才慢慢排上小武生的戏。 黎秀珍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演过的角色。东南网记者刘惠萍 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黎秀珍为了在台上表演一出好戏,他十年如一日的艰辛练功,为了唱念做打样样精通,他的双手双脚曾练骨折过。即便寒冬酷暑也必须吊嗓子、拉筋骨,应了“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的老话。 说起当年排练演出的辛苦,黎秀珍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当时下农村演出的条件非常艰苦,正值长身体的我们连饭都吃不饱,加上高强度的训练,实在吃不消!” 皇天不负有心人,进团后的第二年,黎秀珍凭着这股拼劲成为了剧团的重点培养对象。后来,黎秀珍被选送至南平京剧团,师从京剧名演员小二王桂卿学习猴戏,因其个子不高,身体灵活,从练功压腿到各种筋斗,及身体各部位相继着地的扑、跌、翻、滚、腾、越等动作,练出了满身“猴气”,登台演艺了第一个角色“孙悟空”。16岁的黎秀珍把美猴王演得活灵活现,成为梅林戏剧团的台柱子,观众给他取了个“孙悟空”的美号。如今,在精瘦的黎秀珍身上,当年的猴王风采依然隐约可见。 事实上,黎秀珍在梅林戏这条路上,也凭借着一身“猴劲”,对待表演尽心尽责。在登台演出那几年,大年三十才回家是黎秀珍的常态,他告诉记者:“那时剧团遭受了戏剧文化改革的冲击,再加上戏剧服装和汽车修理的费用都欠着,只能更加拼命地演出,才能闯出一条路子来!”当记者问及为何如此艰难依旧坚持时,他以四字答之:“因为热爱。” 1992年,黎秀珍在“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获奖剧目《贬官记》中扮演郑则清。梅林戏保护中心供图 登台表演之余,黎秀珍逐步往导演、编剧、作曲方面发展。1992年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黎秀珍自编、自导、自演的《贬官记》,荣获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优秀剧目奖,他个人亦荣获优秀表演奖和编剧奖,泰宁剧团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我们泰宁梅林戏是参演中最小的县城、最小的剧团、最小的剧种,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实属不易。” 一路以来的认真与执着,使得黎秀珍与泰宁梅林戏的缘分越来越近。2008年2月,黎秀珍被文化部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宁梅林戏代表性传承人。退休后,黎秀珍还继续这份缘,出版了《泰宁梅林地方剧种精粹》与《梅林戏音乐》二书。 古老戏剧的现代“突围” 1996年,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获奖剧目《关公怒》。梅林戏保护中心供图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梅林戏仍保持着自己的特色,面向农村,在乡村盛行于各式庙会、神会,并在民间人士的组织下蓬勃发展。随着乡间神会、庙会再度盛行,业余剧团的生存空间也得以扩展。业余剧团秉承着农忙务农、农闲演戏的古老方式,继续扩大梅林戏的影响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泰宁旅游蓬勃兴起,作为泰宁地域文化的代表,梅林戏剧团积极与旅游大环境融合。泰宁城内景点“尚书第”修缮完毕对游客开放后,在有游客来访时,一天会上演8次梅林戏片段。 梅林戏因民俗而起,但不能只靠民俗生存。随着社会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梅林戏与全国其他戏剧一样,慢慢走向低谷。如何让梅林戏像福建的茉莉花一样独特又发出香味?黎秀珍说:“要在戏里戏外找创新!把演出市场定位在农村。” 为做到戏里创新,梅林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舞台语言方面,梅林戏除保留几出传统的经典曲目外,一改土官话为普通话;在表演方法上,一改古装戏慢节奏的表演方式,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了歌舞、话剧、小品等表演手法;在剧本创作上,根据不同时期和要求,与时俱进打造剧目,编排了《难咽的苦果》等受观众欢迎的剧本。 在戏外找创新,就是到各地寻演出市场。当《贬官记》一炮打红后,梅林戏剧团把第一市场定在了古田,大受当地群众的喜欢。在闽南市场,泉州演出公司起初只签了五天的合同,演出后,剧团得到了三个月的合同。在此之后,梅林戏曾多次应邀赴港、澳、台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 时至今日,梅林戏剧团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演员的缺失。“梅林戏对于演员的要求高,唱念做打门门都是学问,小生有小生的身段,老生有老生的行头。” 学员们在泰宁县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练习动作。东南网记者刘惠萍 摄 面对新人的培养,泰宁县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毛清标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已与福建省职业艺术学院三明分院联合开办了“梅林戏艺术传承大专班”,以传班带、以戏代功等多种形式,对学员进行培训。另外,他们还组建了梅林戏志愿服务队,积极推广梅林戏。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梅林戏重焕生机。2017年,梅林戏《画网金》被评为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2018年12月泰宁县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创作的梅林戏《画网巾》参加福建省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7届全省戏剧会演,获得剧本一等奖;2020年梅林戏《鸭子庙传奇》荣获福建省第28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三等奖。现代梅林戏《金溪河畔女红军》获2021年度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 近年来,泰宁县利用梅林戏的文化基因,创新传播党的新理论,讴歌新时代,说唱新生活。根据福建省道德模范、泰宁县池潭村民兵营长张汉隆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创作编排了情景剧《八天七夜》,上演后引起强烈反响;以英雄小红军李火兴为原型,创作编排新编梅林戏《我要当红军》,到各地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喜爱;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创作演出的梅林小戏《泰宁是个好地方》,使得古老的梅林戏更加贴近生活、贴切群众,也使得梅林戏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创作出一大批新的优秀剧目。(本网记者 刘惠萍) |
泰宁梅林戏起源于泰宁土戏,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徽剧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泰宁土戏相融合,梅林戏应运而起。该戏以剧情与人物设计唱腔,常采用“土官话”或俗语体现其特色,配以“变脸”“耍叉”等表演形式,颇受戏迷喜爱。泰宁梅林戏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泰宁旅游蓬勃兴起,作为泰宁地域文化的代表,梅林戏剧团积极与旅游大环境融合。泰宁城内景点“尚书第”修缮完毕对游客开放后,在有游客来访时,一天会上演8次梅林戏片段。如今,为培养新人,泰宁县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与福建省职业艺术学院三明分院联合开办了“梅林戏艺术传承大专班”,对学员进行培训。此外,他们还组建了梅林戏志愿服务队,积极推广梅林戏。
“我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就是想把梅林戏传承好、弘扬好。”——黎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