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专访同安区级珠光青瓷技艺传承人之一庄友谊。东南网出品 它,根系厦门同安,因瓷身魅力而声名海内外; 它,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满载兴衰,如今又焕发新光; 它,便是厦门同安窑代表“珠光青瓷”。历经沧桑变化,“珠光青瓷”烧制技艺甚至一度失传。而复烧珠光青瓷,期待重拾昔日荣光,这便是厦门同安小伙庄友谊深埋在心底的一种信念。十年来,他收集古瓷片、反复研究试验,在传承这份古老技艺的同时,仍在努力再续珠光青瓷的原始魅力。 2011年,珠光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庄友谊是珠光青瓷烧制技艺同安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日前,记者来到庄友谊位于厦门同安的珠光青瓷工作室时,这位年轻小伙正对着一桌收集过来的旧瓷端详研究。 从爱好到事业 走上复烧珠光青瓷之路 庄友谊接受东南网记者专访。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珠光青瓷是古同安汀溪窑烧造的一种青瓷,深受日本“茶汤鼻祖”村田珠光青睐,成为日本贵族和上层人士使用的高档茶具,因而流传下“珠光青瓷”的美名。 庄友谊是土生土长的厦门同安人,从小喜爱陶瓷文化的他与“珠光青瓷”的第一次邂逅是在北京。庄友谊告诉记者,2001年,还在读大学的他就已开始收集古瓷片。有一次在北京无意间听闻有来自“同安窑”的物件,当时心中颇有触动。 再后来,还总有来厦门旅游的朋友问及“厦门的伴手礼除了馅饼,还有什么呢”。就是在这么多疑问和感触下,庄友谊萌生了一个念头——复烧“珠光青瓷”,并争取让它成为厦门的特色伴手礼。 “600多年都没人做了,要是能复烧成功,让‘珠光青瓷’走进百姓的家,走出同安、 走出中国,让世界再次认可,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就这样,复烧“珠光青瓷”,期待重拾昔日荣光,成为了同安小伙庄友谊深埋在心底的一种信念。庄友谊也将自己的这份爱好变成了事业。 这位“80后”的小伙子,曾经生产过一些瓷器礼品。因此,在他的思想概念中,这种出自民窑的“珠光青瓷”复烧起来应该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意识到,复原烧制“珠光青瓷”的路,远比想像中要艰辛得多。 克服各种困难 失败无数回却从未言弃 现存于厦门同安区莲花镇的早期的窑炉,庄友谊经常来此参观研究窑炉制作对珠光青瓷烧制的作用。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2009年,庄友谊和他的团队整整用了11月的时间研究坯胎。“此前,我们调出来的釉和胎色结合不了,出现很多黑点、针孔等种种问题。”庄友谊回忆道,后来,我们用小窑烧成功后,但改用大窑烧还是不行。 不断的尝试也就意味着要不断花钱,在这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庄友谊已经消耗了几十万元。“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就算成功了,有没有市场也是个问题。”庄友谊坦言,当时,他的团队和家人都劝他不要再继续浪费金钱和精力,可他从没想过放弃,在他心里就是只有一个信念,“花再大的代价也要把珠光青瓷烧出来”。 也就是这样锲而不舍地坚持,2010年,他们烧制出了珠光青瓷的样品。然而,在庄友谊看来,这些样本缺少了其应有的质朴气息,加之成品率也不超过50%,导致成本较高,仍无法真正走向市场。 对于眼前的成绩和缺失,庄友谊没有满足于现状,更没有放弃。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庄友谊重新寻找材料,研究配方。最終,他用草木灰及汀溪窑一带的土进行试验,成功烧制出接近“两宋时期”的珠光青瓷。之后,庄友谊和他的团队又改进了珠光青瓷的烧制技术和过程,用电窑、气窑制作解决了柴窑烧制一次耗费柴火多,且成品率极低的特点,实现了规模量产。 尝试素坯入窑 重现珠光青瓷原始之美 庄友谊正在制作瓷器。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十年来,他收集古瓷片、反复研究试验,在传承这份古老技艺的同时,仍在努力再续珠光青瓷的原始魅力。 这两年里,庄友谊一直尝试用“自然落灰”这种原始方式烧制珠光青瓷,制作一些具有艺术观赏性的作品,希望能开拓艺术瓷的道路。“在器皿做完之后,不上釉,直接素胎入窑烧,让它产生自然落灰的青瓷。”庄友谊表示,现在窑炉改进完之后,保温性比过去强,落灰也好很多。陶烧到瓷化后自然落灰而产生的这种青瓷,就是最原始的青瓷。而且烧出来的每个都不一样,颜色更自然,更具艺术价值。 “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很美,就是简单的落灰。现在通过时间烧长,让它的落灰不断沉淀、不断叠加,自然产生青瓷光泽。”庄友谊认为,这样的成品很美。而同行艺术家的认同,也让其更坚定了他之前的想法。 近日,记者在厦门同安区莲花村见到庄友谊的时候,他正忙着新建两个窑,并着手让珠光青瓷走进同安莲花同字厝,让更多人看到珠光青瓷,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如今,在中国所有的茶叶市场都有了珠光青瓷的“身影”。“我们还与中茶、厦茶等企业合作,把珠光青瓷作为配套,以这样的形式增加曝光率。”庄友谊说,他们带着珠光青瓷参加文博会、茶博会等各种专业展会,平均每年都会参加八九个展会。此外,他们还到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推广销售,进一步开拓市场。 热衷非遗教学 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推广 庄友谊正在制作瓷器。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烧制珠光青瓷,实际上就是个苦力活。”面对愿意从事珠光青瓷研究和制作的人越来越少,庄友谊脸上有些担忧和无奈。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投入到珠光青瓷这个产业。在他看来,一个产业要做大做强,需要更多人参与,共同将珠光青瓷发扬光大。 2014年,厦门市同安区成立了珠光青瓷传习中心。于是,庄友谊和一些艺术匠人一起,开设“走进非遗”和“非遗进校园”两个纯公益项目。“这几年,海外侨胞和游客会主动找到我们,来了解珠光青瓷,并且自己动手体验做一个青瓷作为伴手礼带回去送给父母或亲朋好友。”庄友谊表示,这样的礼物很有意义,也有助于对外推广珠光青瓷。 与此同时,他们还进入校园,对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厦门一些中小学的课程中,每周都会有二至三节课,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珠光青瓷的理论知识、器皿鉴赏和制作技艺。“我认为,教学是传承的一个最好渠道。如果教了一万个学生,就会有一万人在推广珠光青瓷,甚至还不止一万倍的能量。”庄友谊自信地说。 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举行,庄友谊制作的珠光青瓷从上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金砖伴手礼,这也让珠光青瓷再次在世界面前大绽异彩。 回首十年的探索之路,庄友谊认为自己只在复兴同安珠光青瓷这条路上跨出了一小步。而展望未来,肩负传承责任的他坚定地表示,将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践行。(东南网记者 夏菁 颜财斌 李奇) |
2014年,厦门市同安区成立了珠光青瓷传习中心。于是,庄友谊和一些艺术匠人一起,开设“走进非遗”和“非遗进校园”两个纯公益项目。
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举行,庄友谊制作的珠光青瓷从上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金砖伴手礼,这也让珠光青瓷再次在世界面前大绽异彩。
传承这份古老的技艺,再续珠光青瓷的原始魅力,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践行。——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