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日报2月2日讯(通讯员 刘永良)1月27日,穿行在永定区仙师镇务田、书华、秀富等村庄,处处山清水秀,草木馥郁,绿意盎然。如果不是亲眼见证,很难相信,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大地,曾是龙岩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被称为“闽西第二个河田”。
仙师是永定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镇,据上个世纪80年代统计,全镇面积14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9.61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20.14%,被称为“闽西第二个河田”。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改造,仙师镇的森林覆盖率由1984年的58%提高到目前的70%以上。
仙师水土流失治理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治荒”与“治穷”相结合。1983年至1991年以“治荒”为主。永定区通过“示范——推广”的形式,把政府在试验山上示范治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向全镇推广。1991年后以“治穷”为主,在山场发包给个人的基础上,带动大家种植有经济效益的蜜柚、杨梅和脐橙等水果,改“要我治”为“我要治”,最终形成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十二五”期间,永定区推广借鉴仙师镇的经验,多措并举,因地制宜,5年治理水土流失26.3万亩。
在矿区乡镇,永定区采取“上截、下拦、中间削”的工程措施和“内、外”绿化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培丰镇由于矿产资源大量开采、矿渣堆积不规范、植被破坏、水资源减少、地表水下降等原因,全镇水土流失面积达9.1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8.98%。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培丰镇同采矿企业签订水土流失治理责任状,要求企业加快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目前,该镇400多亩水土流失严重的矿石山不仅重新穿上了“绿衣”,还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生态治理工作彰显双重效果。
在棉花滩水电站库区移民乡镇,永定区采取“猪-沼-果”或“草—灌—乔”的生态循环治理模式,实施“坡改梯”工程,受益人口达8780人。通过“坡改梯”,由陡坡变平整,由零乱变规范,使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地”。专家介绍说,仙师镇通过对2000多亩蜜柚种植基地进行“坡改梯”和科学种植,蜜柚单产可由目前的1000多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左右,仅此一项就可为当地果农增收200多万元。
在土楼景区乡镇,永定区结合景区建设和景观打造,实施林相改造工程,对坡度超过25度的山地实行退果还林,将部分红柿果园改种或套种一些常绿又具有观赏性的经济作物;规划实施总长65公里的4条旅游公路绿化工程,美化了土楼景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土楼“清新游”,带动了景区农民增收致富。据永定旅游局统计,全区目前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拉动全区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约450元,而土楼景区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3000多元。
在工业园区,永定区采取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顺势而为的低冲击开发方式,打造“山中有厂、厂中有山”的花园式生态园区。同时,大力推进矿业企业兼并重组和标准化改造,对在产的矿业企业一律要求落实水保方案和环保措施;在“永定红”花岗岩的主要产地洪山乡石材开采中实行“红色石材、绿色开采”。另外,实行封山育林和限制木材加工企业,对公路铁路沿线、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等实行全面封山,加大植树造林力度。5年间,造林绿化26.9万亩,拆除猪圈72.8万平方米,关闭小水泥、小煤矿等“五小企业”32家,城区污水处理率从70.3%提高至80.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