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党政网群> 百花文艺 > 正文

旅游版《丝路花雨》兰州开启常态化演出

2018-07-27 10:07:23 崔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旅游版《丝路花雨》兰州开启常态化演出

  7月25日晚,2018·兰州旅游版舞剧《丝路花雨》在兰州首演。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7月26日电 (记者崔琳)2018·兰州旅游版舞剧《丝路花雨》25日晚在兰州首演,由此开启每天一场的常态化演出,更多观众群体可近距离感受古老敦煌的魅力。

《丝路花雨》首创于1979年,它以中国唐朝极盛时期为故事背景,取材于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以现代的艺术手法和精湛的舞蹈表现,刻画了画工“神笔张”和其女“英娘”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友谊,再现了中国唐代政治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盛况,表现和歌颂了爱情、和谐、真善美等人类基本的价值理念,该剧至今长演不衰,演出达2800余场,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众多达400多万人次。

《丝路花雨》首创于1979年,以中国唐朝极盛时期为故事背景,取材于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它以现代的艺术手法和精湛的舞蹈表现,刻画了画工“神笔张”和其女“英娘”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友谊。 杨艳敏摄

据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介绍,兰州旅游版《丝路花雨》由该院携手甘肃欢乐盛典文化旅游发展公司、黄河剧院共同打造,于今年3月商议筹备启动,5月中旬赴南宁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新招演员组成剧团主干队伍。7月4日,该版舞剧开始全剧排练,7月20日,进入黄河剧院投入舞台合成,25日晚在兰州舞台首次亮相,旨在成为扩大对外开放、传承中华灿烂文明、推动甘肃绿色发展的新窗口。

该剧至今长演不衰,演出达2800余场,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众多达400多万人次。 杨艳敏摄

“这支最为年青的《丝路花雨》加盟队伍从未接触过舞台,有的是刚进校的中专和大专学生,有的是连汉话都有困难的民族青年。”陆金龙透露,兰州旅游版《丝路花雨》的演员阵容主要由广西南宁与新疆吐鲁番和甘肃兰州三地汇集的汉族、维族、壮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仡佬族共8个民族组成,真正体现着甘肃“敦煌·丝路·多民族”艺术创作和文化发展的包容友爱的大胸怀精神。

陆金龙希望,通过各方面地努力,新时代《丝路花雨》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能越走越宽广。

该剧制片人林忠益说,兰州旅游版《丝路花雨》是按照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在2017年敦煌旅游版驻场演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与以往不同的创新修排,全新的演员阵容,全新的音乐与视频设计和舞美制作,它在不改变原著内容的前提下,在时间上进行了压缩,表达方式更加通俗易懂,尽可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观赏。

《丝路花雨》在兰州开启常态化演出。图为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形象“反弹琵琶”。 杨艳敏 摄

第一次观看《丝路花雨》的杨淑华表示,她一直熟知“反弹琵琶”“千手观音”等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形象,今天看完舞剧后更加震撼,被古老的敦煌魅力所吸引。一想到,今后能在家门口看到《丝路花雨》,她与众人一样难掩喜悦之情。(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