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党政网群> 百花文艺 > 正文

甘肃保安族父子“复活”失传民族腰刀锻造技艺

2018-08-13 15:25: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中新社兰州8月12日电 题:甘肃保安族父子“复活”失传民族腰刀锻造技艺

作者 闫姣 南如卓玛

一把锁在玻璃柜中只展不卖、刀面上刻有黄河流水纹的腰刀,是保安族“巧匠”马尕主麻最爱的宝贝。

这把腰刀是2007年,马尕主麻和父亲耗时3天,烧了500斤碳,经过“炒铁”“夹钢”“淬火”等多道工序锤炼而得,也因而让失传已久的“黄河流水纹保安腰刀”锻造技艺得以延续。

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据历史记载,保安族先民是元朝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西亚带过来的“能工巧匠”,善于打制兵器,在甘肃“安家落户”后,其后代以打刀为生,习惯延续至今。用马尕主麻的话说,腰刀是整个家族的“饭碗”,腰刀的历史就是民族的历史。

保安族人打制金属器具的历史已有800多年。保安腰刀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刀体由反复锻打的精铁淬火而成,刀口锋利。最具代表性的是折花刀,产品销往中国各地,以及阿拉伯、蒙古国、香港、澳门地区。

现年38岁的马尕主麻出生于积石山县临黄河而居的“保安三庄”,是保安腰刀第四代传承人。和大多数保安族孩子一样,马尕主麻从小的玩具就是腰刀、锤子等。18岁时,父亲见他健壮有力,便让他持大锤,并教给他核心锻造工艺。他记得小时候,整个村子的族人家家户户打刀,且在子孙尚年少时就将这门手艺传承下来。

马尕主麻说,保安腰刀是“千锤百炼成一刀”,锻造过程十分辛苦,费力且具危险性。“过去匠人们要在土炉子和手拉风箱生火的艰苦条件下,将直径20毫米钢筋打薄至2毫米。不间断地打1个多小时,腰酸背痛、汗流浃背。”

“锻造刀具工艺复杂精细,这也是锻造匠人越来越少的原因。”马尕主麻说,锻一把刀非常耗费人力物力,但成品却卖不了几百块钱,这个由打刀为生的村庄因而演变为打工养家,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

后来管制刀具严格,不少保安族生意人通过互联网销售刀具也受到限制,学锻刀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之保安族人口口相传腰刀技艺,且“传内不传外”,长此以往,保安族锻刀手艺濒临失传。

2006年,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官方也加快了保护的步伐。“不舍昼夜致力于恢复和传承该项手艺”也成为了马尕主麻的使命。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马尕主麻的右手掌有一道缝了6针的伤疤,是打磨腰刀时失手所致;胳膊与膝盖还有十几处烫伤及刀伤。“在炉火旁干了一辈子,这点伤不算什么。”

经过他不断摸索,2009年,马尕主麻还锻造出了“蜘蛛纹”腰刀,工艺制作和腰刀纹理上比此前创新不少。同时,他还开始注重对保安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我们做了很多传承工作,办培训班、请专家讲课、举办腰刀大赛……”马尕主麻说,此后几年里,传承队伍迅速扩大,族人传承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保安腰刀文化越来越受关注。

随着积石山“旅游扶贫”开发,游客逐年增多。近年来,官方积极寻找平衡管制刀具和保安腰刀销售的办法。“如今在路边摆摊卖腰刀的人数逐渐增加,再加政府的支持,保安腰刀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文体局局长周永祥说。(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