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丝路繁华(华夏博物之旅)
2018-08-27 09:52:09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
大唐西市博物馆 见证丝路繁华(华夏博物之旅) 唐长安城西市遗址 彩绘釉陶戏狮纹扁壶 彩绘胡人骑驼俑 东罗马帝国金币 西市是唐都长安最为繁华的国际化贸易中心,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标志之一。弹指千年,沧海桑田。记者走进西市博物馆,跨越时空,重睹盛世大唐的风采。2006年遗址被发掘,2007年博物馆筹建,2010年对外开放。 大唐西市博物馆建于陕西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之上,是我国唯一一家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古丝绸之路上唯一存留的集市类遗址博物馆。馆区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自2010年对外开放以来,博物馆以盛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举办了近百次弘扬和传承丝路精神的教育活动,接待海内外观众逾500万人次,已与丝路沿线15个国家的21家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关系,搭建了国内与国外交流互动的平台。 大唐西市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精致奢华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货币,以及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 唐长安城西市遗址 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 “活的穿越,镇馆之宝”。步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长安城西市遗址,无声地述说着1300多年前的盛唐繁华。 现存西市遗址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为道路与车辙遗迹、排水沟遗址、东北“十字街”北侧石板桥遗迹和西市东北“十字街”遗迹,展示了先人在交通、水利、石刻、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智慧。市内被四条纵横交错的宽约16米的街道划成九块,每块四面临街,商铺林立,昔日集市的繁荣盛景,如在眼前。 唐长安城的“西市”,创建于隋,是中国封建社会太平盛世时期重要的中外贸易市场。占地1600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李白诗云:“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描写的即是此地。 彩绘釉陶戏狮纹扁壶 丝路商人的出行良器 唐代文物,丝路商人普遍使用的出行必备品。在穿越辽阔沙漠之时,扁壶中装的是生命之泉;在销售连城货值之后,扁壶中装的则是相庆之酒。 壶高87厘米,长46厘米,宽30厘米,宽带扁口,直颈圆身,喇叭形平器底,出土时器身肩耳残失。器身两面纹饰相同,以浮雕展现,主图案为胡人戏双狮。双狮相对,尾卷上翘蹲坐在莲花台之上,后肢下蹲,前肢为一肢撑立、一肢抬起,狮头仰起,圆目张口,双耳向脑后舒展,显出威武又可爱的神情。戏狮人身材魁梧、腰系短裙、赤裸上身、肚脐外露地站在两狮之间,右腿微抬,双手高举放在狮子张开的血盆大口之中,泰然若定,充分体现了戏狮人勇敢无畏的精神。 据载,狮子应原生于西亚及中亚地区,中国本土是没有的。《后汉书·西域传》写到公元87年安息国王遣使献狮,第二年月氏王也向中原献狮,这是我国有关狮子的最早记载。三国时期出现了狮子舞。到唐代,狮子舞已经发展成为上百人表演的大型歌舞,广泛盛行于世。现在,在中国岭南及华人聚集地,每逢新春佳节、张灯结彩之时,人们都喜欢敲锣打鼓,以舞狮助兴。这件西市出土的彩绘釉陶戏狮纹扁壶,生动地表现了这一民间艺术的精粹。 彩绘胡人骑驼俑 丝绸之路的运输见证 唐代文物,通高47厘米。 胡俑头戴尖头毡帽,浓眉,八字胡须,身穿红色翻领胡服,黑色长裤,足蹬尖头靴,双手作持缰控驼状,安坐于驼囊之上。驼囊两侧挂有扁壶和野兔等物,双峰驼昂首挺胸,张嘴露齿,作嘶鸣状,阔步前行。 双峰驼来自欧亚大陆草原地带,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是丝路贸易的重要运输工具。此俑形体高大,工艺细致,彩绘保存完好,造型逼真,是唐代彩绘胡人骑驼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当时西域商人骑着载满商品的骆驼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沿着漫长的丝绸之路到达长安的写照。 东罗马帝国金币 丝绸之路的贸易见证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395—1453年)金币,长2.5 厘米,宽2.2 厘米。该金币为不规则椭圆形,钱面凸起呈盾牌状,正面为手持《圣经》的耶稣基督,背面为皇帝半身像,右手持罗马军旗,左手拿球形十字架。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作为丝绸之路西端历史悠久的大国,承载着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使命。 大唐西市博物馆里存有48个古国的2000余枚货币,展现了绚丽多彩的货币文化,映照出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 图片由大唐西市博物馆提供 版式设计:张芳曼 王比学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