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小镇琴声》:成功源自真诚深入生活
2019-03-05 10:37: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
话剧《小镇琴声》 成功源自真诚深入生活 话剧《小镇琴声》日前上演,在众多现实题材话剧中脱颖而出,令人眼前一亮。它取材自浙江农民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名乡村木匠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学习造钢琴,最终带领同乡共同致富,把家乡建成一座国内外知名的钢琴小镇的故事。它一反大部分舞台剧对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塑造出以阿德为代表的一批有梦想、敢拼搏、勇创新的“另类”农民。 剧照为王昊宸摄 “最土”的农民与“最洋”的乐器之王钢琴之间,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是该剧最戏剧化的看点。这样的选题若不是主创人员真实地深入生活,是很难凭空捏造出来的。正是编剧李宝群、潘乃奇秉持着“从生活中打捞剧本”的理念,跳出了扶贫戏、工匠戏的窠臼,讲述了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却又实实在在发生了的故事。正如李宝群感慨的:“中国农民是一个独特的族群,他们很平凡,但又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们中有些人是另类的,有梦的,若给他们光,他们会着火,火着起来了,会越着越大。” 与其他反映辉煌成就的主旋律题材话剧相比,除了故事主线的“离奇”,“小镇”一剧的各种“另辟蹊径”也令人印象深刻。首先,它的故事并非取材于改革的前沿阵地,而是发生在一个江南水乡;它的主人公也不是打工仔,而是一个乡村木匠。最与众不同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是,主人公阿德的奋斗初衷不是为了谋生或者致富,而是因为爱情,只因心中女神的梦想是开一个钢琴伴唱越剧的音乐会,他才突发奇想,要开个钢琴厂。这部戏的“另类”更突显了它与真实生活的贴近,主人公不是一个高大全的精英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农民,年轻、冲动,对待爱情盲目,同时,他身上又具有中国农民延续千年的勤劳、朴实、坚韧的品质。戏中,木匠、裁缝、铁匠、钟表匠这些想换一种活法的小人物们,在强大的现实困难面前,有的选择了投机取巧,有的选择了顽强抗争,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小人物的独特光彩。更加难得的是,剧作并未对不同选择轻易做出明确褒贬,不管怎样,他们都在努力奔跑,都是追梦人,都有着酸甜苦辣的别样人生。 此外,剧中蕴含着很多喜剧元素,将改革开放给普通百姓带来天翻地覆的生活巨变不着痕迹地描绘出来。比如,为了造钢琴,阿德从国企高薪请来了两位专家,国企领导怕人才流失,追着要人,而县里对此表示“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看着办”。阿德带领一众乡亲来了场“专家保卫战”,又担心受到政策限制,被抓去坐牢,进退两难之际,收到消息说国家积极发展乡镇经济,鼓励人才流动,县里又说“绿灯亮了,赶快开工”。这些不乏幽默的细节,耐人寻味,应该也是编剧潜心深入生活的结果吧。 王 卓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