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党政网群> 网上博物馆 > 正文

湖南小伙抓住“牛皮”商机 传承“非遗”“熬”出幸福

2019-03-20 16:21:13 刘着之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湖南小伙抓住“牛皮”商机传承“非遗”“熬”出幸福

  张冬演示古法熬胶。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长沙3月17日电 题:湖南小伙抓住“牛皮”商机 传承“非遗”“熬”出幸福

作者 刘着之

提起阿胶,大家都知道这是驴皮熬制的养生佳品。相比之下,以牛皮为原料制作的“牛胶”却鲜为人知。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有位名叫张冬的村民,他放出豪言,要把“北有阿胶,南有牛胶”的名号叫响全国。

  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工人将制作完的牛胶糕切片。 受访者供图

近日,记者见到了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牛胶膏传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牛胶糕的发明者张冬。这位皮肤黝黑、容貌朴实的小伙告诉记者,他将祖传手艺做成了千万级别的的大产业。而此中契机,竟来自于一次朋友圈里的“秀恩爱”。

  张冬向外国客商展示牛胶糕产品。 受访者供图

张冬家乡浏阳的居民素有食用牛胶滋补身体的习惯。据考证,阿胶原本用牛皮制作,牛是古代重要的农耕工具和军备原料,后世才以驴皮代之。浏阳地处偏僻,三面环山,熬煮牛胶的传统得以保留下来。

“熬胶需要三天三夜,是门耗时耗力的活,太穷的人家耗不起,太富的人家又不愿意吃这个苦,只有勤勤恳恳、子嗣丰盈的人家才会接下这个活计。”张冬说,他的父亲张瑞文便是家族中第四代掌握熬胶手艺的人。

2015年,张冬的妻子刘巧荣生了一场大病,张冬按照父亲教的方法为她熬牛胶补身体。可牛胶味腥,妻子难以下口又不愿辜负丈夫的心意,便建议他改良口味。于是,张冬试着往牛胶里加入核桃、枸杞、红枣、蜂蜜、黄酒等辅料,通过不断调整配比,终于做出了妻子喜食的糕点。

凝结着爱意的成品被张冬拍照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大家纷纷询问起牛胶糕的功效,还有不少人直接求购。改良创新的牛胶糕“火”了,张冬便专心做起了这门生意,有时一天就能卖出上百斤。

产品的供不应求让张冬决定,走出自家的作坊,开辟规模化生产线。他购置了现代化生产设备,并组建起公司销售牛胶糕。当地一些村民却并不看好他,“这吃了几百年的东西,能有多大市场?”

冷言冷语没有动摇张冬的决心,但随之而来的一个意外,差点把他击垮。2016年下半年,张冬已经发展了不少固定代理商,生意正做得如火如荼。由于牛胶糕含有水分又没有防腐剂,一批产品发了霉。

“一下子退回来200万元的货,整个人都快崩溃了。但食品安全是底线,必需把产品全部收回。”张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加紧改进牛胶糕的配方。最终,他研制出不含水分的新产品供代理商调换,刚刚起步的事业才化险为夷。

历经一年半打磨出牛胶糕的标准化产品后,张冬却没有松懈下来。他问自己,怎样才能让古老的“非遗”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一番市场调查后,张冬将目标锁定了热爱运动健身的都市人,开发出牛胶代餐棒、能量棒等系列快消产品。

如今,张冬创立的品牌在中国各地拥有1200多位代理,产品通过旅游特产店、网络平台和个人卖家等多种渠道销售。2018年,张冬旗下产品的销售总额达2400万元。今年,他的目标是4000万元。

“我们在浏阳贫困山区建起了生态养牛基地,通过‘资源当地链接、就业当地挖掘、队伍当地组建’的模式带动老乡脱贫致富。”张冬介绍,小小的牛胶零食,拉通了从牧草种植、黄牛养殖、熬制牛胶,到市场营销的产业链,成为带动当地近百位村民就业致富的“幸福胶”。

牛胶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老乡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可原汁原味的古法制作技艺又该如何传承呢?去毛、切皮、和胶……父辈守着灶火精心熬煮的画面,在张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带着非遗传承人的使命感,张冬和团队行走了浏阳的山山水水,拜访中医和习惯食胶的乡亲,收集整理出各地的熬胶古方。目前,他正在筹备把旧时熬胶的全流程打造成体验式工业旅游项目,让更多人亲身体会熬胶的辛苦与满足,同时打造一条“文创赋能推进乡村振兴”的全产业链。(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