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党政网群> 福建记协 > 正文

记者再走长征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心声

2019-08-21 09:31: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肖月青 肖月青  

长征精神如此鲜活

本报记者 潘旭涛

6月27日,记者来到湖南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采访。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沙洲村广场开阔没有遮挡,很多行人走过广场时一阵低头小跑,赶忙冲进周边商铺,躲避酷暑。

就在这时,广场上架起了舞台,台下为观众撑起遮阳伞,一场演出即将开始。这是汝城县“半条被子的温暖”送戏下乡活动。

“半条被子”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深秋,为了还原当时的情形,舞台上的4名女演员身着秋装,在烈日下露天表演。她们每一个灵活的纵身跃起、每一次紧抱棉被后的幸福微笑,仿佛都在告诉观众,她们身处85年前的那个寒冷深秋,没有烈日当空,没有酷暑难耐,没有汗流浃背。

在采访中,记者们常讨论一个话题:长征精神在哪儿?它沉淀在战火煅烧的遗迹里,书写在荡气回肠的史篇里,更浓缩在无数“小事”中。4名演员烈日下的坚持,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让我们看到,长征精神离我们很近,长征精神鲜活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如果将85年前的那场伟大史诗比作一颗大树,那么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战役就是树干,而那些感人的“小事”是一片片叶子。在湖南采访,记者听到很多这样的“小事”:半条被子、一张借据、一只竹碗、一口水缸……85年过去了,当地人仍能描述出故事的细节,这些“小事”跨越时空,让长征变得离我们如此之近。

让他们的荣光永远闪耀

本报记者 郑 娜

7月14日至18日,我跟随“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在重庆进行采访。重庆,与其他省市相比,在长征中只是很短暂的一次过境式穿插。主力红军在綦江只停留了七天七夜的时间,没有发生什么大型战役和标志性事件,可谓“这里的长征静悄悄”。

基于采访前了解到的信息,我心里真是没底,不知道这篇稿子写什么、怎么写。但是,几天的采访下来,我挖掘到了不少意外的“惊喜”。比如主力红军进驻綦江,与遵义会议其实是同一天,而这次过境綦江背后的战略意图,就是为了在遵义以北构筑防线,并且造成佯攻重庆的态势,分散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比如主力红军虽然只过境綦江,但在酉阳开辟南腰界根据地的红三军,最后与红六军团会师,发展壮大成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共同拉开了长征的序幕,等等。

类似这些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关于长征“征前征后”的故事,通过这次采访一下子浮现面前,引起我的思考。漫长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从酝酿到出发到成功,除了有众多关键性战役与会议的推动,更是由无数默默行走的征途所组成的。他们不见得功勋卓著、彪炳史册,但同样在长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这些看上去“默默无闻”,实则“非同小可”的征途挖掘出来,展示出来,让属于他们的荣光闪耀在长征的历史上,闪耀在今天的社会中。

在他们的眼里可以看到光

本报记者 杨俊峰

8月9日,记者到陕西省甘泉县象鼻子湾村采访,了解到在象鼻子湾村发生的“雪地讲话”的珍贵细节。

“爷爷告诉俺,他心里一直记着毛主席在雪地里给红军讲话的情景,直到去世。”今年83岁的贾生贵老人对记者说。贾生贵是陕西省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村民,从爷爷贾有旺到他这一辈,三代人一直生活在这个陕北小村庄里。

“爷爷跟我说,一支身穿灰色军装的队伍来到我们村驻扎休整,他们的帽子上都有红色的五角星。”贾生贵说,“爷爷说部队在村口的大树前开了一个会,一位湖南口音的领导站在土台上给大家讲话。俺爷爷没上过学,听不懂说了些啥。只记得当时的雪好大,特别冷,很多红军战士衣衫单薄,有的战士裤腿上的布都是一条一条的,根本遮不住寒,但他们腰板都挺得很直,在他们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光。”

红军走到陕北时,长征已接近尾声。回想当时的画面,真的很难想象,这群骨瘦如柴、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士兵们,就这样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人类军事史上的壮举。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我想,只有依靠钢铁般的意志,对党的忠诚以及对革命的崇高信仰,才能完成这段不可能完成的奇迹。因为他们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所以他们才能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与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拼搏战斗,并最终取得胜利。

这就是初心的力量,不管时代如何改变,我们都应该坚守住这份力量,继承前辈们的意志化作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磅礴力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