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河湖长制让长乐区文岭镇河湖长治

2022-09-23 16:52:22 谢丹晶 来源:东南网长乐频道  责任编辑:陈瑜辉   

东南网长乐9月23日讯(记者 谢丹晶)夕阳西下,湖面波光连连;湖心岛上,岛上杨柳依依。村里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石椅上聊天,还有妇女老人跳着广场舞,好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这是日前记者在长乐区文岭镇郑朱村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曾几何时,东湖成了文岭藏污纳垢的“龙须沟”,人人避之不及。今年55岁,已当了7年村干部的郑德暖说,孩提时代,东湖的水非常清澈。每年春天,村民们就划着小船捞淤泥,然后将淤泥铺在稻田里,撒上稻谷育秧苗。每年夏天,郑德暖和他的小伙伴们在东湖里游泳嬉戏。那时的东湖清波荡漾,河蟹飘香,村民都吃着东湖水。可是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种地也不打捞淤泥了,家里的厕所改造,虽然有化粪池,可是处理后的污水粪便排到了东湖。久而久之,东湖也就成了文岭人的“龙须沟”。湖四周淤泥堆积,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恶臭,淤泥慢慢堆积形成了沼泽地……

长乐推行河长制之后,政府安排了专项资金清除淤泥,对直排河道的污水进行接驳,湖周边䟙起了护拦,湖水面积也从80亩扩大到了106亩。如今,湖水常年保持在2-3米深。郑德暖说,东湖紧紧连通着莲柄港、金龟港等重要水系,所以说提升水质、修复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我们每周都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穿上红马甲,带着火钳、捞网、塑料袋巡河,甚至到田间地头,收拾农药瓶、废弃薄膜、打捞水中杂草、拾捡河岸垃圾、清理乱搭乱建等。在志愿者们的齐心协力下,文岭镇河湖的‘颜值’不断提升。”山边刘村负责人刘代文说道,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尤其是“护河爱水 清洁家园”和“六清一改”行动开展以来,也激发了群众保护河湖的积极性。

“行动光靠我们村里的力量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支持。近年来,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给我们的工作也提供了很多便利。”刘代文表示。

实行河长制以来,文岭镇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使得辖区河湖长治。文岭镇对全镇河湖情况进行摸底,编制《文岭镇河湖长制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了河湖长制的工作要求、实施范围、工作目标、组织形式和工作职责、工作机制等,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大力开展流域水系治理提升,通过摸排整治企业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农田尾水、河道淤积等,严格控制污染源;科学制定生态补水方案,实施郑朱泵站提升工程,促进水系连通,进而提升整体水环境容量;大力实施污水接驳工程,实现全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积极探索水质监测与污染源头治理的有机融合,有效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真正把水质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村、每一个断面,“对症下药”开展水环境治理,提升全镇水污染防治工作效率。其次是坚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通过向社会力量发放巡河日活动倡议,充分调动党员河长、百姓河长、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河湖巡查保洁活动。积极引导和发挥企业、民间河长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企业+民间组织+河道专管员+志愿者共同管护”的河湖体系。

在此基础上,文岭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大巡河力度,以“清四乱”为抓手,严厉打击破坏河湖生态的违法行为。大力开展“护河爱水 清洁家园”和“六清一改”行动等专项行动,扎实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战。2022年第一、二季度河长制考评工作位居全区前列。今年以来,文岭镇共设24名河湖长,其中包括11名民间河湖长。出动1000人次,清理河湖岸线垃圾23吨,水面漂浮物、生活垃圾等500余处。不断加强日常巡查,整治污染源131个,有力保障了河湖“健康”。随着建立健全内核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文岭镇莲柄港河段港咀断面实现由上游劣五类改善为四类水质的良好转变。

文岭镇人武部部长刘生权说,文岭镇严格按照市、区两级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生态立镇、绿色发展”治水战略,按照“源头治理、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精准治污”的思路,推进文岭镇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文岭境内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开展“护河爱水 清洁家园”和“六清一改”行动,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持续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道环境,形成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志愿者们正在田地里清除垃圾(记者 谢丹晶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