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新网11月15日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全文播发。《决定》提出,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

《决定》提出,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决定》提出,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

《决定》提出,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

中新网11月15日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全文播发。《决定》提出,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决定》提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决定》提出,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中新网11月15日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全文播发。《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

《决定》提出,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从中央做起带头减少会议、文件,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

《决定》指出,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

中新网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天全文播发。《决定》于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共分十六项60条。《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中新网11月15日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全文播发。《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决定》提出,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

《决定》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中新网11月15日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天(15日)全文播发。《决定》于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共分十六项60条。《决定》中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决定》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决定》提出,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新网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天(15日)全文播发。《决定》于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共分十六项60条。《决定》中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决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天(15日)全文播发。《决定》于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共分十六项60条。

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决定》中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中新网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天(15日)全文播发。《决定》于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共分十六项60条。《决定》中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新网11月15日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全文播发。《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决定》提出,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

《决定》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在我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面临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动、矛盾冲突多发易发等多重考验之际,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目标是什么,亿万人民充满期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指明改革开放的根本方向,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道路开拓奋进的重要遵循。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方向明确才能步履坚定。35年来,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党带领人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勇气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智慧,不懈探索强国富民之路,开辟出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道路,创造了一个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的体制,形成了一套为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而提供根本保障的制度。在党和人民的探索实践中,我国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而焕发勃勃生机,彰显独特优势,令世界为之瞩目。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制度体现,也是不断推进改革从而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目标清晰方可凝神聚力。当前,中国改革正处于克难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转型的阵痛和成长的烦恼交织叠加。相比改革之初普遍受益的“帕累托改进”,今天的改革更多遭遇“众口难调”的困扰。既要确保效率,也要维护公平;既要鼓励竞争,也要保障底线;既要尊重差异,也要凝聚共识。诸多两难甚至多难的状况,无疑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到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再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核心就是要全方位完善、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妥善应对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

有西方学者提出:“现代化孕育着稳定,现代化过程孳生动乱。”审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在用30多年走过西方几百年现代化历程的同时,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奇迹”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也只有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仍在继续。我们对实现这样的改革总目标充满信心。因为,这样的目标,是汇聚改革磅礴力量的旗帜;这样的实践,是造福亿万人民的事业。(完)

 

全面深化改革将给百姓带来什么?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看改革新亮点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林红梅 郑晓奕高敬)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会明确提出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一轮改革将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新亮点?

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

全会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现状: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标志。中国宪法和法律为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了有效保障。

展望: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全会公报提出了“三个更加”的目标:“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提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今后国家会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通过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公众有更多表达的机会和舞台;用法制约束权力运行,将减少权力侵犯百姓利益的现象发生。

文化:让公众精神更丰富

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现状:国家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但我国的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好的作品。高昂的票价和书价,让一些百姓对买书、进电影院、看演出“望而却步”。

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通过让百姓享受快乐健康的文化,潜移默化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形成社会主流风尚,防止道德滑坡,迫在眉睫。中央已对此明确作出部署,百姓期待着身边不仅有电影院和图书馆,而且有更多既能吸引人又能弘扬正能量的好作品。

收入:让百姓钱袋更“鼓”

全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现状:我国2004年开始酝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但至今不同行业、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低等问题仍持续存在,已成为我国提高百姓消费总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制约因素。

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常凯指出,公报回应了百姓对提高收入、共同富裕的期待,但需要具体政策落实。预计国家将更加注重劳动者权利,建立健全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让百姓通过劳动和财富能获得与经济发展增长水平相一致的收入。


生态:还蓝天碧水于民

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现状:大范围雾霾、水污染、土地污染等时有发生,损害着公众健康。近年国家逐步采取了严格的环保措施,但环境质量现状仍处于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的状态。

展望: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认为,公报出现新名词“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和“生态保护红线”,意味着谁对生态文明负责、怎么追责,将由法规、制度来约束,污染者将付出代价。公众期待着中央的部署落到实处,让百姓能生活在天蓝水清草绿的环境中。

安全:让百姓放心生活

全会提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现状:中国已经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整的灾难预案体系。全国所有的省级人民政府、96%的市级政府、80%以上的县级人民政府都建立了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和相应的办事机构。但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和各类事故死亡达数千人,经济损失超过4000亿元;危害百姓安全的极端公共事件仍时有发生。

展望:许光建教授剖析说,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的社会基础、保障条件还比较薄弱。加强公共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事故、犯罪、恐怖事件、疫病疫情等的发生,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成为百姓迫切盼望的事情。全会首次将此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出重头部署,公众有望今后生活工作的环境更加安全和放心。

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全会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现状:我国目前留在农村的很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全国多数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不足。全国2.6亿农民工工作在城市却很难被城市接纳,我国按照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30%多。

展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表示,公报明确提出让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意味着农民也应过上生活条件较好的“城里人”日子。中央已经指明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大方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是农民合法的财产权利,“更多”就是要更加充分而有保障,今后要在政策上具体落实。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不能动摇,下一步要鼓励发展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的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完善城镇化建设,让农民富裕起来,生活改善。

司法:为百姓伸张正义

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现状:2008年以来,人民法院每年受理案件都在1000万件以上,案件不仅量大,而且新类型案件、复杂案件越来越多,调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曝光的一系列冤假错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呼吁防范冤假错案,加强司法公正。

展望: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胡建淼说,公报强调了要把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把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定位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是一个新提法。老百姓的很多纠纷要靠司法解决,如果判决不公,或者官司一打好几年得不到解决,会令百姓产生怨气。落实公报的战略部署,今后会更加注重司法的公正性和便民性,让司法更好地为百姓伸张正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进一步抓好今年年度改革任务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李克强在部署岁末两个月的工作时表示,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兑现已部署的各项改革承诺,增强人民对改革的信心,奠定改革迈出新步伐的基础。他特别提出,当前要一手抓已确定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一手抓今后尤其是明年重点改革任务的谋划。国务院各部门不但要围绕改革“出题目”,更要为推进改革“做答案”,通过抓好今年各项改革,为明年改革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奠定良好基础。

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围绕“有效稳增长,着力调结构,不断改善民生,持续稳中有为”,已经部署了7个方面22项重点改革任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天然气价格改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困难群体社会救助等重点改革已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其他涉及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重点改革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伴随着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步入企稳回升通道。数据显示,三季度“成绩单”令人欣慰,经济增速扭转了此前连续两个季度的下滑,反弹至7.8%,呈现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农业丰收已基本定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呈现积极变化,城镇就业继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此次国务院常务会在总结今年政策落实情况时强调,改革进展是顺利的,对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改革成效,是对能否贯彻好三中全会的检验。时至中国经济2013年“收官之战”,李克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在后几个月的工作中,加大推进改革的力度,确保已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能到位、显实效。要认真检查今年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努力使各项改革逐一落地、逐见成效。特别是对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推进营改增、减免小微企业税费、盘活财政和货币资金存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业和农村领域的改革,扩大开放、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改革,健全大气污染治理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等民生方面的改革,都要以坚定的决心和韧劲,毫不放松、一抓到底。同时,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明年工作,认真研究、筹划下一步各项改革任务。对已明确方向的改革任务和已确定的改革项目,要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确实,改革需要执行力,执行力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深度、广度与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对各级政府就像一场“大考”。不但要围绕改革“出题目”,更要为推进改革“做答案”,只有抓好今年各项改革,才能为明年改革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奠定良好基础。

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魄力,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知行合一、扎实推进,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记者 张爽)

昨天下午,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公报也正式公布。三中全会举世瞩目,境内境外媒体、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特别是关注这次全会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将做出哪些部署。据统计,三中全会公报中,“改革”一词是最高频的词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也是公众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舆论也都在关注三中全会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有哪些新的变化。今天,新华网特别邀请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任建明为网友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

提出“作风建设常态化”是公报一大亮点

在谈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有关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方面的新亮点和新部署时,任建明认为有两个亮点比较突出。第一是把权力制约和监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二是提出作风建设的常态化。

要对反腐败形势保持高度危机感和紧迫感

在谈到现在反腐败面临的形势时,任建明说,“未来我们还是要依然对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不仅仅是在‘治标’方面,而且要在深层次的‘治本’上下功夫。”

“反四风”要持续不断地抓

谈及关于如何看待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整治作风问题的重拳时,任建明认为,“反四风”要持续不断地抓。作风建设其实还是要从“治本”的角度去解决产生作风问题的土壤。我们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去分析作风问题产生的土壤到底是什么。希望“改进作风常态化”持续几年之后,我们这些作风问题都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土壤也不存在了。

反腐加大“治标”力度是为“治本”赢得时间

在谈到对反腐败工作今后走向的预估时,任建明说,“我们新的领导集体在反腐败工作方面,至少在现在和今后的五年时间一个最主要的工作中心就是加大“治标”力度,为“治本”赢得时间,而且在“治标”方面以作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切入点。”

依靠制度监督权力的核心在于两方面

在谈到靠什么样的制度来监督权力时,任建明认为,要靠制度机制来监督权力,其中最核心的方面是监督机关更加有效地监督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巡视组是最有潜力发挥监督作用的“杀手锏”

任建明认为巡视组毫无疑问是我们现在各个监督力量中的王牌,或者说是“杀手锏”,它是最有潜力能够发挥出监督作用的。因为巡视组是由上一级党政机关委派的,是代表上级组织去监督的。这一年我们新的领导,新的中央巡视领导小组做出一些重大调整,包括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于监督者的监督,就是对于巡视组工作人员的监督,进行严格管理,包括组长的轮换,包括加大问责机制,就是王岐山书记在第一次巡视工作会议上讲到的,巡视组存在重大问题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报告就是渎职。巡视组组长现在都觉得压力很大,知道这个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未来在巡视报告公开方面可做尝试

任建明认为应该把我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在未来修订巡视工作条例的时候,把它固化下来,这就保证了我们的巡视制度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他建议,包括我们巡视工作经费的保障,未来在探讨巡视报告的公开方面也要做一些尝试,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公开。

建议对巡视工作人员授权可以适当扩大

在访谈中,任建明针对巡视制度提出了对巡视工作人员的授权“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扩大”等建议。他说,巡视队伍的建设这一年已经有一些变化,在巡视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方面严格了,那么未来在专业化建设方面也要做出重大努力,包括未来有可能的话对他们的授权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扩大,因为目前巡视主要还是发现问题,既使是在发现问题上面,我们发现问题的手段、方式,是不是可以更多一点选择。

特邀监察员要发挥对反腐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

在谈到被选为特邀监察员后的感受时,任建明认为,特邀监察员更重要的要发挥对于反腐倡廉重大的政策问题、重大的一些专项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

特邀监察员人员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在访谈中,任建明介绍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队伍的新情况、新变化。他说,特邀监察员制度是1989年建立的,当时中央发布了一个相关的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我们各个党政机关都有聘请,有的叫特邀监察员,有的叫特约监察员。这次自己有幸被聘请为特邀监察员,从过程中了解到,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领导关于特邀监察员聘请的对象思路、人员的结构、成分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就是希望能够增加一些专业的人士。

大案要案信息公开展现新领导人自信和魄力

任建明在访谈中用“耳目一新”一词形容中央纪委监察部改版后的官方网站。他说,十八大之后,我们看到中央纪委监察部很重视运用新媒体的手段,改版了官方网站,加强了信息我们过去查办的一些大案要案可能首先在人群中间传播,传播了一段时间,然后中纪委发布一个正式的消息。其实前面的那些传播很多都是谣言的市场,现在我们可能是第一时间在官网上发布,这也反映了我们新的领导人的自信以及魄力。我们敢于公开,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有时候涉及到公民的个人隐私,会有一些保密的考量,但是那是例外,大部分的都可以直接公开。

建议中纪委官网增加信息互动

任建明说,过去大家对于政府的官网可能会有一个印象,就是说这个网站信息更新的很慢,就是一种“有车,但是车上没有货”的状况,而这次中央纪委的官网内容确实是更新得很快,我们主要的领导都是直接地参与做访谈。他建议未来在我们网站用户的友好性方面、使用的方便性方面、在信息的互动性方面、如果能再有一些改进的话,那会做得更好。(王佳宁)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是治理的创新和实践,”海外媒体曾这样论述。本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则以近十处“治理”作出回应。从统治、管理到治理,海外媒体和专家不仅注意到中国决策层执政思路表述的些微变化,更据此感知中国未来社会经济改革的温度和方向。

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少海外媒体注意到,中国执政党关于国家治理的很多提法都是首次出现。

“从会议公报看,中国完全展示了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的决心,” 委内瑞拉经济学家路易斯·奥利维斯会后接受新华社记者时说,“中国致力于用法制来规范市场行为,让市场对资源分配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减少行政干预,从而最大幅度释放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日本大和总研常务理事金森俊树告诉记者,公报虽然没涉及太多具体经济改革政策,但已明确展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意愿。一些海外媒体注意到,公报很多表述其实是“虚实相济”,既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重大定性描述,也有相应的制度和体制设计作为支撑。

美国《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均提到,中国决策层将建立一个全新且富有权威的领导团队,即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金森俊树说,这再次表明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的真实决心,今后这个小组如何在改革事务中发挥核心领导力值得关注。

海外专家认为,要完善国家经济治理,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在这方面,新一届政府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将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和推动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抓手。国务院8个月来已分批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捏耶夫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与改进企业体制并举。而这种经济治理方式的转变将促使中国经济向去垄断化和市场化迈出一大步,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也将因此得到优化,最终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

全会还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应当完善和改进当前的财税体制,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日本经济新闻》的评论说,当前中国不少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由此产生房价高企、官员腐败、“影子银行”膨胀等问题。财税体制改革有助于清晰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提高行政效率。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对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可以预见,中国经济治理的内涵与实践方式也随之步入新的阶段。正如不少海外专家所言,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各司其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高效、高质的新境界。(记者 韩墨 刘云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