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习近平 G20峰会

为亚太发展绘方向增信心——海外舆论热议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热议。

演讲中,习主席强调亚太各经济体要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并提出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4大倡议。习主席还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关注,阐明了中国发展理念,展望了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海外专家学者认为,在世界经济和亚太发展都面临现实挑战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具有远见的主张和方案,以及展现出的坚定信心,有利于亚太合作朝着正确方向前行。

为亚太绘方向

美国休斯敦大学东亚政治系终身教授李坚强表示,习主席在演讲中对亚太经济体应对挑战、推动全球增长提出的4大倡议与中国政府的国内政策一脉相承,展示了中国政府在推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方面的决心,同时也向与会的区域内经济体表明,期望协同构建方向正确、不断创新和稳定增长的世界经济。

日本日中关系研究所所长凌星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的良性循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阻碍。习主席此次提出4大倡议,展现了中国在建立世界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方面的带头和推动作用。推动开放、促进贸易增长、实现经济一体化、促进政策和人员物流等的互联互通,都将有利于本区域的发展,而这也与世界经济的振兴息息相关。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中国项目副研究员曾艾玲表示,习主席提出4大倡议以及对中国国内政策进行阐述时均提及构建开放型经济和推动经济一体化,这令他印象深刻。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阻碍是各方国内和区域政策不合拍,而在这一点上中国已担负起大国责任,清醒地认识到主要挑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和亚太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连接在一起,将对促进经济一体化以及APEC所提倡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起到推动作用。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澳大利亚APEC研究中心主任肯·沃勒认为,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但近年也遭遇困难和风险,这一现实促使APEC领导人寻求应对措施。他认为,习主席演讲中有两点对促进亚太甚至世界经济增长特别重要,一是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国内改革,这将支持在中国的投资和就业增长,对中国的经济合作伙伴来说是利好;二是提出要加快亚太自贸区建设,这将对加强区域和全球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与亚太共发展

菲律宾副总统杰约马尔·比奈赞赏习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和举措。他表示,菲律宾已参与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建设进程,亚投行将使菲律宾获益。此外,他还期待中国在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印度尼西亚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习主席在演讲中提及亚投行将于年底前正式成立,为一批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这给东盟国家带来信心和希望。他说,东盟将于年底前建成东盟共同体,促进东盟区域内海、陆、空交通网络建设、加强东盟内部互联互通是东盟一体化的重要一环。但东盟在推动互联互通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融资不畅等障碍。东盟10国都已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的运营将给东盟互联互通和未来发展带来希望,东盟成员都对它寄予厚望。

泰国开泰研究中心中文部主任黄斌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自身规划深刻契合。“一带一路”支持东盟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区域产业链、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实现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从而提升东盟的整体竞争力,也为亚洲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因此可以说,“一带一路”对东盟区域内外、乃至对亚太经济的互联互通都将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

秘鲁《东方》月刊副主编罗森多·阿卡特认为,习主席提出的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和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近年来,拉美国家也在对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进行改革,而全球经济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也深刻影响着拉美国家,习主席提及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创新等建议,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中国领导人今年以来提出的加强中拉产能合作、加强双边科技合作将有助于拉美国家产业升级换代。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专家别尔格尔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其合作领域十分广泛,为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吸引了众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所涵盖的区域并非局限于亚太,所以这一战略不仅利好亚太,对世界经济增长也大有裨益。(参与记者:张永兴、刘秀玲、马玉洁、赵博、张宁、郑世波、李颖、贾安平、卢敬利)

习近平结束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回到北京

19日下午,在结束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当地时间19日下午,习近平离开菲律宾马尼拉启程回国。离开马尼拉时,菲律宾财政部部长等政府高级别官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到机场送行。

11月15日至19日,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了G20和APEC两场峰会,期间发表了数次公开演讲。虽然两场峰会都以财经话题为主,但习式风格的演讲或风趣幽默,或严谨深邃,值得细细品味。

妙语1.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在G20峰会上,习主席的发言一上来就直奔主题,点中要害。“当前形势下,亟需我们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看’,要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形势。二是‘怎么办’,要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开出良方。”

“怎么看?”习主席的判断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复杂程度远超以往,解决起来需要综合施策,绝非一日之功。这就是为什么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已经7年,世界经济恢复仍然缓慢、增长仍然脆弱的原因。

“怎么办?”习主席引用中国古代先贤的话语说: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一个人生了病,看起来是感冒发烧,但根子在身体机理出了问题。为世界经济精准把脉之后,习主席还开出了“四剂药方”:一、加强政策沟通;二、推动改革创新;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妙语2.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调速换挡的新常态,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乐观者有之,悲观者亦有之。

习主席借助G20这个国际场合,向世界传达了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前景光明,对世界的贡献仍然巨大。

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这是一个艰巨而伟大的使命。习主席阐述了这种自信心的来源:一、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二、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政府的坚强有力引导。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习主席用一贯的行动派作风,呼吁世界主要经济体行动起来,开创世界经济的美好未来!

妙语3.“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同行。”

在世界经济整体形势动荡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也放慢了增长的脚步,由此产生的一些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G20峰会期间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习主席对于金砖国家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剖析。

加强协作、共同发声、互利共赢、共谋发展,这是习主席对于金砖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四点建议。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在国际经济的版图中日益强大起来,但在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在世界经济规则的塑造,和全球经济话语权的分配中,金砖国家仍有很多合作的空间。


妙语4.“相信2016年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中国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行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习主席也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发出了邀请。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习主席发出的邀请词是不是很令人神往?

妙语5.“面对世界经济中的急流险滩,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

从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到菲律宾的马尼拉,从G20到APEC,习主席迅速切换思维,把目光从世界经济形势聚焦到亚太经济的未来。

亚太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但亚太经济的发展也在世界大环境下面临诸多的挑战,如何保持世界引擎的作用?如何构建亚太经济的新增长点?习主席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坚持推进改革创新,二是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三是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四是坚持推进互联互通。

妙语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一贯有着行动派作风的习主席,不仅对亚太经济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描画,而且以一句中国古语提示人们,任何蓝图都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实现目标需要亚太各成员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妙语7.中国经济的四个“没有变”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习主席用四个“没有变”,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强烈信心,让世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习式话风,妙语如珠,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马德林 李纯)大手笔、大格局,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未来亚太国家合作发展提出的期许。

主题为“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当天上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讲话。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的讲话不仅明确提出了亚太合作的目标,更彰显出“中国气度”。

中国气度:大手笔、大格局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亚太合作要着眼长远,要谋划大手笔、塑造大格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说,去年启动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就是中国在谋划亚太合作过程中“大格局”的最好体现。

去年APEC决定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被舆论称为“朝着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方向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而习近平在19日的讲话中也再次提出,要尽早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各方在推进区域贸易协定进程中,要保持开放包容,谋求合作共赢,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陈凤英认为,目前APEC内部“支离破碎”,有各种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次区域内的国家可以受益,但区域以外的国家就有可能受损。

此外,习近平还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及有关国家,正在加紧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方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正在稳步推进。陈凤英表示,亚投行能够解决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的问题,“一带一路”则囊括海路两线60余个国家,这两者也是中国谋划亚太合作“大手笔”和“大格局”的具体体现。

中国目标: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 推动共同发展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看来,习近平此次讲话最大的核心,是向全世界讲述中国塑造21世纪全球开放型经济的决心和勇气。“中国开放的大门永不关上,这是非常难得的。”他说。

“开放”是习近平此次G20和APEC“双峰会”之行中常提到的一个词。他在安塔利亚曾为世界经济开出药方,其中一剂即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有分析指,这剂“药方”让人联想到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出的“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的“鲜明信号”。

而在马尼拉,习近平也两次提及“开放”。在18日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他强调要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推进一体化,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则是他在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出的号召。

王文指出,开放型经济过去都是由欧美国家主导的,但近年来欧美国家兴起了一股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成为阻碍21世纪全球经济可持续平衡发展的主要阻力。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APEC自贸区等等,以中国的姿态“走出去”,勾勒出一个亚太经济贸易新格局。

“习主席在G20和APEC上的讲话,不仅仅体现了中国作为21世纪自由贸易、开放经济‘领头羊’、‘发动机’的角色,”王文说,“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一种责任感和一种贡献度。”(完)

11月15日至19日,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了G20和APEC两场峰会,期间发表了数次公开演讲。虽然两场峰会都以财经话题为主,但习式风格的演讲或风趣幽默,或严谨深邃,值得细细品味。

妙语1.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在G20峰会上,习主席的发言一上来就直奔主题,点中要害。“当前形势下,亟需我们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看’,要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形势。二是‘怎么办’,要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开出良方。”

“怎么看?”习主席的判断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复杂程度远超以往,解决起来需要综合施策,绝非一日之功。这就是为什么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已经7年,世界经济恢复仍然缓慢、增长仍然脆弱的原因。

“怎么办?”习主席引用中国古代先贤的话语说: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一个人生了病,看起来是感冒发烧,但根子在身体机理出了问题。为世界经济精准把脉之后,习主席还开出了“四剂药方”:一、加强政策沟通;二、推动改革创新;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妙语2.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调速换挡的新常态,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乐观者有之,悲观者亦有之。

习主席借助G20这个国际场合,向世界传达了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前景光明,对世界的贡献仍然巨大。

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这是一个艰巨而伟大的使命。习主席阐述了这种自信心的来源:一、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二、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政府的坚强有力引导。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习主席用一贯的行动派作风,呼吁世界主要经济体行动起来,开创世界经济的美好未来!

妙语3.“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同行。”

在世界经济整体形势动荡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也放慢了增长的脚步,由此产生的一些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G20峰会期间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习主席对于金砖国家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剖析。

加强协作、共同发声、互利共赢、共谋发展,这是习主席对于金砖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四点建议。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在国际经济的版图中日益强大起来,但在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在世界经济规则的塑造,和全球经济话语权的分配中,金砖国家仍有很多合作的空间。


妙语4.“相信2016年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中国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行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习主席也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发出了邀请。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习主席发出的邀请词是不是很令人神往?

妙语5.“面对世界经济中的急流险滩,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

从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到菲律宾的马尼拉,从G20到APEC,习主席迅速切换思维,把目光从世界经济形势聚焦到亚太经济的未来。

亚太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但亚太经济的发展也在世界大环境下面临诸多的挑战,如何保持世界引擎的作用?如何构建亚太经济的新增长点?习主席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坚持推进改革创新,二是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三是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四是坚持推进互联互通。

妙语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一贯有着行动派作风的习主席,不仅对亚太经济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描画,而且以一句中国古语提示人们,任何蓝图都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实现目标需要亚太各成员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妙语7.中国经济的四个“没有变”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习主席用四个“没有变”,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强烈信心,让世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习式话风,妙语如珠,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昨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演讲,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连续第三年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阐明“中国机遇”、提出“中国方案”、分享“中国期待”,再次为亚太区域合作贡献“中国智慧”。有学者分析认为,本次会议相较于去年的北京会议具有承上启下的延续性,是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的“亚太梦”重要一步。习主席又一次通过APEC平台,传递中国发展的“好声音”,继续为亚太和世界的发展、合作和人民福祉贡献中国智慧。学者指出,习主席带来的“中国方案”,将为建立一个全面、高质量、平衡、包容的亚太自贸区创造有利条件,使各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受益,同时,“十三五”规划实施将带来的“中国机遇”,使得我们在治理过程中将更好地与世界融合。

阐述“中国机遇”:

“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创造发展新机遇”

2013年10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次会议是习近平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备受各方高度关注。习近平在当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的演讲并谈到,“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他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亚太发展带来更大机遇。2014年11月,中国借北京APEC舞台再度宣示改革信心,与亚太及世界分享机遇。习近平在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并在APEC北京会议周期间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诠释“中国机遇”。习近平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同时,习近平指出,“世界和亚太的发展繁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亚太各方应该顺应时代大潮,携手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和较大的下行压力,正经历着改革阵痛,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习近平在昨日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演讲中用较大篇幅阐释中国发展。谈到中国经济走势时,他讲了四个“没有变”;介绍“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理念和改革举措时,他用了五个“更加注重”;说到对外开放时,他又提出三个“不会变”。习近平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通过推进亚太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向亚太乃至全球提供了越来越多公共产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指出,“中国机遇”主要指的是五中全会所描绘的中国“十三五”规划所带来的机遇。“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制定出适合下一阶段发展的腾飞计划,既能促进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又能全方位地加强创新,还能把中国的发展同全球经济治理相结合,使得我们在治理过程中更好地与世界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分析指出,在APEC这一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上,中国与其他APEC成员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APEC成员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继续扩大APEC的合作空间,深化APEC的合作机制,把APEC打造成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引擎,不仅符合中国与其他APEC成员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提出“中国方案”:

将使各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受益

2013年,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曾针对当时世界经济形势和多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开出了中国的药方、给出了中国的答案,一是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二是致力于开放式发展,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三是坚定信心,为多边贸易体制注入新的活力。第二年的北京APEC会议周期间的中国“主场外交”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让人印象深刻。北京APEC会议上通过《领导人宣言——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和《APEC成立25周年声明》,确认了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决定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北京会议开启了APEC第二个25年征程,“北京共识”也成为继茂物目标之后被载入APEC史册的重要纲领。倡导和支持设立丝路基金、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APEC机制和能力建设、为发展中成员提供培训名额,中国实实在在地拿出自己的方案、肩负起大国责任。

前不久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五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有媒体分析认为,“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开放发展”的理念,在本次APEC中作为新的“中国方案”被推出,昨日演讲中,继G20峰会后习近平再次提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五大发展理念”,纵观全文,“开放”一词被重复了13次。习近平在演讲中集中阐释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举措,展现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晨阳分析指出,习近平主席带来的“中国方案”,将为建立一个全面、高质量、平衡、包容的亚太自贸区创造有利条件,使各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受益。他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亚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应当在区域合作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这次演讲更显著地从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的角度谈亚太合作,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姿态和创新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黄薇注表示,习主席在演讲中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筹建的进展,“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就是中国采取创新举措为亚太提供的“公共产品”。

分享“中国期待”:

以推动共同发展来促进地区和全球和谐

“中国对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充满期待,希望同亚太伙伴们携手同心,共同创建引领世界、惠及各方、造福子孙的美好亚太。”2013年,习近平曾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的演讲,并分享了4点愿景,即“亚太地区应该谋求共同发展”;“亚太地区应该坚持开放发展”;“亚太地区应该推动创新发展”;“亚太地区应该寻求联动发展”。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进入“北京时间”,习近平主持、出席APEC北京周系列活动,再次以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和风度魅力,谈亚太发展、倡互联互通、讲中国改革,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提出中国期待。习近平在主持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倡导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并提出4点主张,即“共同规划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共同谋求联动发展”。

“面对世界经济中的激流险滩,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在昨日的演讲中,习近平对未来APEC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期待,并提到“四个坚持”,他指出,亚太各经济体要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沈丁立向记者指出,“中国期待”实际就是共同发展,不光是中国发展,亚太国家都发展。以发展来促进地区和全球和谐。刘晨阳分析认为,未来,APEC作为亚太地区覆盖面积最广、纳入成员最多、包容性最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将有义务也有能力在引领和协调各成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进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使本地区民众期盼的“亚太梦想”早日成为现实。“互联互通建设是亚太各经济体的迫切需要,能够为APEC各经济体带来巨大利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震宇认为,未来数年,APEC东道主多数为发展中小经济体,中国及其他互联互通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应加强与这些经济体的沟通与协调,凝聚共识,共同落实好《蓝图》,加快迈向一个无缝的亚太。

(本文综合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报道)

11月18日,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主旨演讲。

从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土耳其,到西太平洋一隅的菲律宾,从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G20到APEC,尽管不同的会议涉及多方面的议题,但世界经济问题始终是重头戏。

当习近平主席谈论经济的时候,为什么全世界都在认真倾听?对于与会各国各地区的政治领导人和工商界领袖而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究竟“怎么看”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该“怎么办”的建议,以及他谈到的中国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一系列具体主张,无不高度关注。

这首先是因为,当下世界经济平缓复苏但基础并不牢固,存在较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坐困愁城之时,中国经济的表现让人看到了希望。庞大的消费市场加上不断的创新,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及其表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毋庸置疑。

“人之所助者,信也”。习主席对世界经济的分析判断和建议主张之所以打动人心,之所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是因为中国倡导的坚持合作共赢、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契合了“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的APEC会议主题,尊重了亚太地区的实际,呼应了全球经济的新发展趋势,既表达了中国的诚意,同时发出了亚太多数成员的共同心声。

值得指出的是,环绕着浩瀚的太平洋,究竟是为各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长远发展着想,努力创造和平发展的大环境;还是出于一己私利,不停地惹是生非搅混水,事关整个亚太区域各个成员的利益。在如此让人关切的问题上,谁的主张更有说服力,谁能在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平稳发展方面做得更好、更负责任,谁说出来的话就更有分量,就有更多的人倾心而听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发展和打造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过程中,需要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习主席的一系列讲话和提出的建议主张中,人们听到了中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听到了“立足亚太,造福亚太”这样的郑重承诺,从“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坚持对外开放方针不变、与亚太成员国加强多边双边合作等实实在在的构想方案中,发现了新的机会,并由衷感受到中国的自信坚定与从容不迫,感受到中国务实外交体现的“习氏风格”。惟其如此,当习近平主席谈论世界经济和亚太经济时,人们不仅认真倾听,而且报以热烈掌声。(国平)

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强调亚太各经济体要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发展将更加注重效益质量、注重创新驱动、注重公平公正、注重绿色低碳、注重对

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上发表主旨演讲。习主席在演讲中强调,亚太各经济体要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习主席还介绍了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情况、“十三五”规划建议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出“一带一路”势头已起、效应初显,一大批多边双边重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中国是亚太经济的“发动机”,亚太发展看中国,这是世界多年来形成的基本共识。当前,世界经济和亚太经济面临复杂局面,习主席在马尼拉的演讲给APEC带来热盼已久的“中国信心”。“中国经济增长6.9%”、中国将“大幅减少外资准入限制”、“预计亚投行将于年底前正式成立”等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是习主席带给世界的“定心丸”。“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只要亚太各成员携手并肩,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宽阔的太平洋必将成为亚太合作的桥梁、友好的纽带、共同的家园。(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徐秀 漫画作者王东杰)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马海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提出了亚太发展的“四个坚持”和中国“十三五”发展的五大改革举措。其中构建开放型经济成为破解亚太发展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受到广泛关注。

“四个坚持”为亚太发展添活力

习近平提出的亚太发展“四个坚持”是: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

这四项主张与去年习近平在北京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四点建议一脉相承,其中开放型经济与互联互通在两届峰会上均被提及。同时,习近平在向企业家们介绍中国的“十三五”改革举措时,也再次提到了对外开放。

“从中可看出‘开放’无论在亚太地区发展还是中国国内发展的重要地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部主任贾晋京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而今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还要进一步坚持开放。同时,亚太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内各经济体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也面临诸如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市场信心不足、易受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冲击等挑战,也需要在开放的环境中解决。

习近平也重申:“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贾晋京认为,这无异于给各国企业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而互联互通则是中国提出的增强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交流往来的重要主张。专家预计如果亚洲各国能携手共同努力,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今后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亚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合作领域。

另两项主张“改革创新”与“落实发展议程”也与中国的国情密不可分,改革、创新、发展正成为从政府到企业、研究机构的热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向中高速过渡,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说到底还需要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五个更加注重”点明中国发展新动力

“十三五”也成为习近平此次出访频频提到的一个中国特色词汇。在当日对工商领导人的演讲中,习近平用五个“更加注重”阐述了中国的“十三五”发展举措,即更加注重效益质量、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对外开放。

“这五点主张都与国际发展趋势和潮流对接。”贾晋京说,效益质量、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着力点,习近平没有回避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内外环境和下行压力,但他用这五点能够实施的改革举措告诉中外企业家,中国将加快改革创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难题,这个信心及务实态度格外重要。

陈凤英格外看重“公平公正”在这一国际场合被提及。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公平公正正是“共享”发展的理念阐释,不仅意味着分配公平,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也意味着市场环境公正,外资企业、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公平的环境下展开竞争。

学者们认为,要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以自身责任和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自身发展成为亚太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完)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杨程晨)“我们都等了66年,两岸领导人会面可告慰前辈、激励后人。”黄埔5期学生、原国民党中将军长郑庭笈之女郑心楠18日在北京如是说。

当天,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后代座谈会在京举行,黄埔后代就“习马会”表达各自感想。

郑心楠说,父亲临终前唯一遗憾是没能看到祖国统一,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对老人来说是一种告慰。“会面让两岸关系往前迈了一大步,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

她表示,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马上就要开始,台湾人民面临抉择;希望台湾同胞们能够选出维护两岸和平、坚持“九二共识”的领导人。

黄埔3期学生、原国民党少将丘之纪女儿丘岱安在会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习近平提到的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印象深刻,“以后弄错父亲姓名的事儿就不会发生了”。

1980年代末,丘岱安到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发现资料上出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丘云纪。经过与纪念馆资料室核实,此人生平与丘岱安父亲丘之纪几乎一样。在丘岱安再三确认下,她发现二者就是一人。纪念馆工作人员回复,有关“丘云纪”的全部材料均来自台湾,应是台湾资料收集出了纰漏。

丘岱安说,纪念馆虽知道出了错,但由于信息来源及其他问题,过了十几年,名字都没能更正;“史料相通给后来的历史书写者提供了便利,如能实现共享史料,两岸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

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陈清认为,黄埔军校同学会不擅长编写史书,但是在“共享史料”上有先天优势,“两岸都有黄埔同学会,我们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对代代相传的历史,我们更要认真对待。”(完)

中新社马尼拉11月18日电 (记者欧阳开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会见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

习近平指出,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哥关系,我们愿同哥方一道,以两国建交35周年为新起点,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双方要加强高层和各领域各层级交往,增进政治互信。要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加强产业对接,积极拓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新能源、农业等合作。我们支持中国企业赴哥伦比亚投资。

习近平说,我们愿同哥方一道,挖掘贸易潜力,培育新增长点,维护两国贸易良好发展势头。要密切文化、教育、旅游、地方等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中方对哥伦比亚国内和平进程取得重大进展感到高兴。

桑托斯表示,我赞同习近平主席对哥中关系的评价,哥方愿同中方一道,巩固哥中两国友好关系。中国是哥伦比亚重要贸易伙伴,哥方希望同中方在基础设施、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扩大合作。哥方愿加强同中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调,期待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支持联合国对哥伦比亚国内和平进程给予帮助。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会见。(完)

中新社马尼拉11月18日电 (记者欧阳开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会见新西兰总理约翰·基。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新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经贸、人文、司法执法、防务等领域交流合作稳步推进。深化中新合作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稳定和繁荣。中方愿同新方加强对话、交流、合作,推进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

习近平说,中新要保持高层及各级别密切交往,发挥各领域机制性对话的作用;要推动双边贸易扩容升级,扩大农牧业等传统领域合作,同时寻找食品安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基础设施等新合作增长点;拓展文化、教育、地方等人文交流;密切司法执法和防务合作。

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加强同新方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多边机制及气候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共同促进地区稳定和发展。双边应该加强南极事务合作。

约翰·基表示,新西兰对新中关系发展良好、两国合作不断深化感到高兴。新西兰愿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农牧业合作,欢迎中国企业加大对新投资。新西兰很早就决定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因为这有利于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新方及本地区切实利益。新方赞成加强两国教育合作。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会见。(完)

作者:资深媒体人 蒋涛

“这就像一个人生了病,看起来是感冒发烧,但根子在身体机理出了问题”。习近平强调,找准了病灶,就要对症下药。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当地时间11月15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引用古代先贤名言“把脉”世界经济发展。

14日至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安塔利亚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习近平在峰会上表示,当前形势下,亟需我们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看’,要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形势。二是‘怎么办’,要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开出良方。”

此次峰会主题是“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金融危机已历七年,但复苏高度脆弱,增长之困凸显,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更趋分化。

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讲话中,习近平对世界经济首先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

不可否认,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复杂程度远超以往,解决起来仍需综合施策,绝非一日之功,这也是为何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已经7年,世界经济恢复仍然缓慢、增长仍然脆弱的原因。这既反映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特殊性,也反映出各国尤其是大国,在应对危机方面存在的不足,尤其在传统经济体制和全球治理模式改革转型方面的缺失。

要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就需要汇聚全球共同行动、共赢发展的信心和力量。G20正是“多边搭台,双边唱戏”的外交大舞台,也是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有利于增加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制度性话语权”,这一不久前首现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概念在这次G20峰会上得到充分体现。公报提出,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这一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体现在习近平此次会议期间开出的中国“药方”中。“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他引用清代魏源的《默觚 治篇八》中的古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提出四点建议:形成合力——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增强潜力——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激发活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激发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力。注入动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公平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G20峰会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大国经济协调的重要平台,包含了三种力量:一是七国集团,即美英等老牌工业化国家;二是金砖国家,协调机制在深化基础上有所升级;三是既不在七国集团,也不属于金砖国家的中等强国,如韩国、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

可以看到,中国在这三类国家中都拥有话语权,作为金砖成员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可以和七国集团对话,其他中等强国则希望被吸纳到金砖国家,这构成了中国在G20外交舞台上的多重身份,这一优势身份,将在明年得到充分发挥。

“明年9月,我将在西湖之畔欢迎各位。”习近平11月16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工作午宴上,向二十国集团伙伴们发出邀请。届时,G20峰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此次安塔利亚G20峰会闭幕后,中国作为2016年G20峰会主席国的工作将从2015年12月1日开始。

过去一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已形成势头,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外各方推进发展战略对接。与此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太自贸区建设、大项目引领的国家间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

可以预见,一年后,中国杭州的G20峰会将留下新的“历史印记”,中国在G20舞台上将赢得更多制度性话语权,其多重角色带来的资源优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完)

1  2  3  4